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督抚天下 > 第四章 汉学泰斗

第四章 汉学泰斗[第4页/共10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戴震为人非常自大,本来江家这类大贩子,他不但不肯来往,反而常常避而远之。但眼看江昉来得数日,为人谦逊,经术之间也很有见地,方收了成见,也和江昉讲起本身毕生所学。久而久之,二人便有了联络。

戴震所言,乃是儒家学者中常见的“天理人欲之辨”,实在非常庞大,为了讲学,已经讲得非常简易。但阮元这年毕竟才十一岁,对于这些深切的事理,也很难了解多少。只觉戴震讲的这些,言辞简明扼要,却又引经据典,极有压服力,起码要比所谓“宋儒”、“宋学之人”要强多了。

上得楼上,只见靠墙一边,有两个墨客打扮的人坐着。此中一人二十出头,中等身材,白净面庞,非常驯良可亲。另一人长身火面,约三十岁年纪,一双眸子闪闪发光,生人多不敢近。但阮元自发二人应是知己,也不怕生,便独自畴昔作揖道:“后学阮元,敢问二位先生,刚才所言昭明太子,但是编辑《文选》的那位先贤?”

工夫荏苒,转眼已是乾隆三十九年三月,桃花初开,春水初盛,瘦西湖畔,一片春意盎然。阮承信这一日带上阮元,牵了家中那匹老马,便来到瘦西湖一带玩耍。湖畔有一片空位非常开阔,阮承信便也在那边教儿子些射箭技能。

阮承信俄然想起一事,道:“二位先生刚才但是说,东本来生要来扬州?”

“宋儒不但这‘天理’二字说偏了,便是这‘人欲’二字,一样偏了,后学鄙人,曾听宋学之人讲起,这《礼记.乐记》当中,便有‘灭天理而贫民欲’一言,如何偏了?要晓得此人欲到了绝顶,天理天然就被粉碎了。可为了保护天理,便必然要泯没人欲吗?人欲如流水,性理如沟壑,水在沟壑里活动,那里错了?如果水流不依沟壑而动,四周奔腾,才是错了!宋儒看这理欲,便如对待正邪普通,非此即彼。可这天理人欲,并非正与邪普通,是绝对对峙之物啊……”

阮承信也点头道:“孙贤弟说的是,多少举子,成日被这制义时文所困,平生便研讨这些,做了官以后呢,又全忘了。到头来甚么都不会,我也向来不喜这些。以是常日教元儿时,也经常奉告他,读书学的是有效的知识,如果一味沉湎于这八股对仗,那便是有害无益了。”

阮元忽道:“爹爹,元儿看那东坡先生的谏用兵法,非常不解。东坡先生既然都以为,用兵有那很多祸害,又说好兵必亡。那……那为甚么祖父还要去习武,爹爹又要教孩儿骑射呢?”

但所谓“实学”,本身包含万象,详细到每一件事物,又有分歧的做法。在儒家典范研讨方面,顾炎武曾多次停止考据,以申明词语本来之意。进入清朝中期,学者多推许顾氏,一时考据之学大盛,乃至有较为激进的学者,为了考据一个词语的原义,竟然要找遍先秦两汉的统统传播著作。不过这个时段的上古作品,一共也没留下多少,不然学者们便是穷尽平生之力,恐怕也看不完那么多书。

阮元尚难以了解,便温馨的听着父亲讲此中辨别。

阮元感觉有点对不起父亲,一边走着,一边对阮承信道:“爹爹,元儿也想尽力,可实在是……”阮承信素知儿子脾气,若不是真的体力不济,毫不至于放弃。便对他说出真相,道:“实在爹爹教你些骑射之道,也不是想让你担当祖业。你祖父当年考的是武举,厥后人也勤恳,直做到参将。可眼下天下承平,考武举的,实在低人一等。爹爹教你习文这很多年,将来去应明经便是。只是你并未见过祖父,如果爹爹不教你,只怕今后,你会忘了阮家昔日的模样。”按明清科举轨制,生员应举需在《四书》以外,自选《五经》中一经作答数题。以是官方文人也常借用古意,将文官科举称为“应明经”,以辨别武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