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督抚天下 > 第四章 汉学泰斗

第四章 汉学泰斗[第3页/共10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林氏听完阮承信这事出处,凭着本身对丈夫的体味,已清楚了阮承信为甚么不肯前去湖北。启事不过有三,一是阮承信自恃读书人身份,不肯做账房之事。二是担忧即便去了,事情也对付不过来,三则是担忧阮元了。略一思忖,这三件事都不难处理。便道:“夫子且先沉着,以我的设法,这账房之事,倒一定有多少难处。先前夫子说,橙里先生多次向你提及前去湖北之事,若这差事真的困难,江家又不会为了你一人,把财路都就义了,必定会立即派个得力的人畴昔。既然橙里先生等得你这好久,想来不过是想帮你处理一下生存罢了。”

阮元忽道:“爹爹,元儿看那东坡先生的谏用兵法,非常不解。东坡先生既然都以为,用兵有那很多祸害,又说好兵必亡。那……那为甚么祖父还要去习武,爹爹又要教孩儿骑射呢?”

本来戴震年青之时,颇好扬州风景,便一度来到扬州,在书院主讲许慎、郑玄之学。所主讲的处所,便是这安宁书院。当时朝廷派来扬州的两淮盐运使名为卢见曾,是个好学爱才之人。听闻戴震在此暂住,便备了厚礼,请戴震到盐运使衙门做了数月座上宾。

“再说了,如果阳湖人出门在外,只称常州人,同席如有武进人在场,定要耻笑道:‘兄台,阳湖人便是阳湖人,说甚么常州人嘛?和我们武进没干系的’。这武进阳湖虽同在常州府城,可论才子名儒,秋闱中式之人,老是武进多些。阳湖也是这些年出了瓯北先生,才算是小驰名誉了。以是如果阳湖人在外只说常州人,旁人反要觉得你心虚,只知借武进阵容,自充门面罢了。”孙星衍笑道。瓯北先生是清中叶史学大师赵翼,而秋闱便是科举中的乡试,江苏文人大多才高气傲,看不上其他府县,以是每逢科考也都暗自较量,毫不肯因本地落第人少而失了面子。

阮承信想想,感觉也有事理,江家人脉颇广,必定不至于贫乏人手。但老是感觉以士从商,不免有些不雅。答道:“夫人之言,确是有理,可我平生从不晓贩子之事,便是常日并不要紧,也只怕……”

工夫荏苒,转眼已是乾隆三十九年三月,桃花初开,春水初盛,瘦西湖畔,一片春意盎然。阮承信这一日带上阮元,牵了家中那匹老马,便来到瘦西湖一带玩耍。湖畔有一片空位非常开阔,阮承信便也在那边教儿子些射箭技能。

“阳湖……叨教阳湖是那里?”阮元这年不过十一岁,还未出过扬州府,对这个名字非常陌生。

阮承信听江昉唤他,只好回过身去。阮元虽不想再入江府,但江昉毕竟是他舅祖,也恭恭敬敬的施了礼。只听江昉对阮承信道:“得平分开我江府,这数来也有两年了,先前提到那件事,不知可否考虑清楚了?”

阮玉堂当年插手的战役,此中故事非常庞大。阮承信也说不清楚那一战到底是义战,还是不义之战,便把当年的故事讲了很多给阮元听。讲完后说道:“此中义或不义,爹爹也说不清楚,元儿再读几年书,本身去评判吧。不过这射艺,爹爹今后还是会带你练的,爹爹不强求你,可你也不能偷懒啊?”

戴震讲儒家这“理”字,说话简易,详加申明又不失根据,阮元听了,垂垂佩服。又听戴震缓缓道:“这‘理’字字义虽多,但纵观上古经籍,仿佛并不常见。各位之以是感觉常见,实乃宋儒言‘理’之故。可宋儒又是如何说的呢?‘如有物焉,得于天而具于心。’按宋儒这般说法,这‘理’自天而出,自人有了心,便存于心中。可究竟是否如此呢?后学冒昧,自发这‘理’本在民气以外,是人看到天下万物,才了然这万物之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