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大唐霸皇李恪 > 唐朝的官职制度(上)

唐朝的官职制度(上)[第6页/共9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真正意义上的谏官是谏议大夫、补阙、拾遗。谏议大夫,定员四人,正五品上。补阙、拾遗均由武则天发明。摆布补阙,各两人,从七品上;摆布拾遗,各两人,从八品上。这些谏官,品级不高,却很首要,普通对廉洁有很高的要求。以谏官为门路,升职也比较快。

尚书省的领袖是尚书令,正二品,但是唐太宗今后空置。左、右仆射成为了领袖,从二品。中书省的领袖称为中书令,两人,正三品。门下省的领袖为侍中,两人,正三品。唐朝宗把中书令、侍中拔高到正二品。

卢国公程知节(李密和王世充旧部、李世民气腹、篡位首要打手)

蒋国公屈突通(唐高祖期间的功臣)

御史台部属有台院、殿院、察院等三院,别离由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侍御史定员四人,正七品上,唐睿宗垂拱年间(武则天摄政)升为从六品下。殿中侍御史,唐初置四人,唐太宗贞观年间增置两人,正八品上,垂拱年间升为从七品上。监察御史,唐初置八人,贞观年间增置两人,从八品上,垂拱年间升为正八品上。

唐初以来,天子就经常请一批文人到皇宫内参赞机务。到唐玄宗时,设立翰林院来安设这类文人,翰林学士、翰林供奉由中书舍人、侍郎兼任。

安史之乱前期,史朝义部将张忠志、田承嗣、李怀仙前后向唐朝投降。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了皋牢河北降将,前后任命张忠志为成德军节度使,赐姓名李宝臣,统恒、赵、深、定、易五州,不久增领冀州;田承嗣为魏、博、德、沧、瀛五州都防备使(不久升为节度使);李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统幽、营、平、蓟、妫、檀、莫七州。这三大叛将名义上归顺朝廷,实际上并不从射中心,本身署置将吏官员,各握强兵数万,租赋不上供,构成处所盘据权势。唐朝廷弊端的采纳了姑息政策。因为这三镇都在唐朝的河北道,以是被称为河北三镇,又称河朔三镇。7散官、勋官

真正干活的是判司。判司为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等参军事,上州从七品下,下州为从八品下。司功参军事管吏员考课、推举、祭奠、佛道、黉舍、表疏等。司仓参军事官仓贮、租赋、财贿等。司户参军事管户籍、婚姻、田宅、杂瑶等。司兵参军事管武官选察、兵器甲仗、烽候传驿等。司法参军事管鞠狱定刑、督捕盗贼等司法、治安事情。司士参军事管津梁、舟车、官舍、百工之事。

2唐当局对三品以上官用“册授”;五品以上官用

亲王,正一品;郡王、国公,从一品;郡公、县公,从二品;侯,从三品;伯,正四品上;子,正五品上;男,从五品下。另有一个嗣王,是亲王之担当人,和郡王职位差未几。

此中,剑南西川节度使是调派,光禄大夫是散官,检校吏部尚书是检校官,同平章事是使相。只要成都尹才是职事官,上柱国事勋官,陇西郡建国公是册封,食邑二千户是其所带的虚封。

3、检校官与宪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