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重用汤若望[第2页/共3页]
孙元化的三个儿子进京后,就住在汤若望的教堂里。汤若望是意大利的耶稣会布羽士,上帝教耶稣会修士、神甫、学者。1630年,也即崇祯三年,他由礼部尚书徐光启疏荐,回京供职于钦天监,译著历书,推步天文,制作仪器。同时,操纵向寺人讲授天文的机遇,在宫中传播上帝教,受洗入教的有御马监寺人庞天寿等。汤若望在历局期间,还同中国粹者合作翻译了德国矿冶学家阿格里科拉撰写的阐述欧洲开采、冶金技术的巨著“矿冶全书”,中译本定名为“坤舆格致”。
孙元化生前插手了上帝教,汤若望给孙元化做了最后的弥撒。在这最后时候,孙元化竟然请汤若望转告三个儿子,不要因为他被冤杀而抱怨朝廷,不要当官,把他的遗作清算出来传于先人。
这些人在炮厂里搭起了很多简易的棚子,直接在地上打了木桩,架起了房梁,再堆砌茅草,比现在工地里的民工住的还要差。
匠户们常常都有一些特长,只是被编成匠户以后,不但受官吏管束,乃至能够随即殴打、科罪,每日辛苦劳作,所得连饱饭都吃不上,如果上官狠辣一些的,乃至要靠典卖后代来保持生存。活不下去,也只能逃,可惜他们一跑,当即发明本身无处可去,主动沦为了没有籍贯的“贱民”,底子就无处容身,朱慈烺找回了上千如许的人,给他们好吃好喝,他们感激涕零,干活也不偷懒。
朱慈烺晓得,明朝是不架空西学的,到崇祯九年,明朝官员士大夫入上帝教者有一等大员14人,进士10人,举人11人,生员300人。崇祯十三年,明朝宫廷内及皇族宗室奉洗入教者有后妃3人,宫女50人,寺人40余人,皇族140余人。天下范围内入教的到明末估计可达4、五万人。可见,明末朝野高低已有相称稠密的崇尚西学、西教的氛围。架空西学,是满清闭关锁国的种下的毒瘤,至今余毒未了。这些饱学之士,也是能够加以任用的。
朱慈烺对明末的布羽士,是怀有好感的,这时的明朝,实在并不闭关锁国,本身已经开端认识到洋人的聪明。并且大明朝的科技也比很多人设想的还要发财,李时珍《本草纲目》,朱载堉《律学新说》、潘季驯《河防一览》,程大位《算法统宗》,屠本畯《闽中海错疏》,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徐霞客《徐霞客纪行》,吴有性《瘟疫论》,很多经世致用的册本都已经面世,只是当时的读书人,大多以东林党那种满嘴仁义品德的冬烘为主。
孙元化是小我才,遭原内阁首辅温体仁等人的诬告,被冤杀于崇祯五年,即1632年。那一年的一个深夜,北平的雪下个不断,一名老外扮装成送炭工人,打通了看管,走进了大明北镇抚司阴沉暗淡的监狱。他就是孙元化的朋友,曾和他一起在都城炮厂制造过西洋火炮的布羽士汤若望。
在烧毁的火炮厂里,朱慈烺还招来了一批有实际技术的工匠,这些人有一些畴前是石工、木工、铁匠等,如许的人手足有上千人,懂医术的人也有几个,制止这里发作瘟疫。
朱慈烺还承诺将来为孙元化昭雪,由其宗子孙和鼎担当官位。孙和鼎昂首在地,痛哭流涕,说:“若能比及这一天,家父在天之灵,可安眠了。多谢太子殿下。不过,家父有遗言,孙家子孙不得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