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重用汤若望[第3页/共3页]
这些工匠队朱慈烺是至心感激,舍得给饭,也没有让人拿着皮鞭恐吓他们。工匠里头另有七八个读过书的,朱慈烺让他们做了工头,让他们通报一下文书,其他几个,就让他们教一教青壮匠人读誊写字。
但练习园地是个题目,固然当时皇太极正率军绕道蒙古逼近京师,崇祯天子疲于对付,得空顾及朱慈烺,但是在东宫里练习虎贲之士,也过分于张扬了。
倒是朱慈烺隔三差五总会派人用马车运送大米来,这米极其邃密,绝没有掺杂沙子,每日三顿,早上稀粥,中晚都是干饭管饱,另有菜汤。饿过肚子的人才会晓得吃饱饭的幸运来之不易,这些人的各种疑虑逐步撤销,或许对他们的大多数人来讲,这辈子最舒畅的日子,恐怕就是在这火炮厂里了。
孙元化是小我才,遭原内阁首辅温体仁等人的诬告,被冤杀于崇祯五年,即1632年。那一年的一个深夜,北平的雪下个不断,一名老外扮装成送炭工人,打通了看管,走进了大明北镇抚司阴沉暗淡的监狱。他就是孙元化的朋友,曾和他一起在都城炮厂制造过西洋火炮的布羽士汤若望。
孙元化的三个儿子进京后,就住在汤若望的教堂里。汤若望是意大利的耶稣会布羽士,上帝教耶稣会修士、神甫、学者。1630年,也即崇祯三年,他由礼部尚书徐光启疏荐,回京供职于钦天监,译著历书,推步天文,制作仪器。同时,操纵向寺人讲授天文的机遇,在宫中传播上帝教,受洗入教的有御马监寺人庞天寿等。汤若望在历局期间,还同中国粹者合作翻译了德国矿冶学家阿格里科拉撰写的阐述欧洲开采、冶金技术的巨著“矿冶全书”,中译本定名为“坤舆格致”。
“没有让你仕进,你们今后就帮我做事吧,礼聘你们当火炮厂的西洋火器参谋。火炮厂是将你们父亲的学问发扬光大的好处所,将来,我们要为你们的父亲报仇,我们共同的仇敌是满清鞑子,要他们血债血偿。”朱慈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