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玄幻奇幻 >大话灵山 > [第49章 腊八祈福]

[第49章 腊八祈福][第5页/共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妇人的嘴唇触到碗沿时,怀里的孩子俄然展开了眼。滚烫的粥滑入喉咙,竟带着股清冽的松香,仿佛把全部夏季的寒气都化成了春水。孩子的小手俄然抓住碗沿,亮晶晶的眼睛盯着粥里浮沉的松针:"娘,像...像爹爹编的草船。"妇人一怔,想起丈夫生前常给孩子编草船,用的恰是灵山的松针。

卯初刻,第一缕晨光刚爬上信州城的飞檐,不知谁家的梆子先响了。青石板路上的霜气还未散,就见提着瓦罐的老妪、抱着陶碗的孩童、拄着拐杖的老翁,从各条巷子里往大十字街会聚。街角卖灶糖的王老夫翻开棉帘,就见自家闺女正踮脚往寺观方向张望,发辫上还沾着昨夜磨米粉时落的细雪。

酉时,最后一盏灯烛燃烧。陈婆婆摸着怀里的安然符,发明上面不知何时多了道松针印,想起孙子喝了腊八粥后,咳喘竟轻了很多;王老爷看着帐本上的“西域”二字,俄然决定开春带十车粮食先走丝路,不为赢利,只为看看驼铃声里的灵山是否真如传说般护佑旅人。

"爷爷,你的碗会发光!"隔壁张婶家的虎娃俄然指着碗叫起来。世人细看,却见粥面浮着层薄如蝉翼的金膜,跟着热气颠簸,竟在碗中映出灵山诸峰的倒影。陈老夫俄然想起三十年前阿谁雪夜,小沙弥曾说:"这粥里熬的是灵山三百六十峰的云雾,喝下去能瞥见本身内心的山。"

《双坛祈愿录》

5、 申时雾起·绡幕传音

最奇的是西角的黑衣妇人,始终低头捏着块碎银。她是城东棺材铺的老板娘,上个月刚埋了第五个短命的孩儿。当明心递过灯笺,她俄然浑身颤栗,碎银“当啷”落地:“小师父,我......我想求......”话未说完已泪如雨下,纸笺上却主动闪现出“母子安然”四字,笔迹竟与她亡夫生前的笔迹分毫不差。

"施主请接粥。"了尘师父的声音像浸了松露的温酒,他手中的柏木勺刚探入锅,就见八宝在沸汤中沉浮:赤豆已煮得开裂,暴露沙糯的内里;桂圆肉蜷曲如虎魄,核桃碎泛着油光;最妙的是那松针,细如发丝却韧性实足,在粥里伸展如绿云。陈老夫的青瓷碗刚接住粥,就觉碗底一暖,昂首正撞见了尘师父眼中似有金光流转——当年阿谁在雪地里奄奄一息的小沙弥,现在已是寺里的首坐。

妇人抱着孩子往城郊走,怀里的瓦罐还留着粥的余温。孩子趴在她肩上,手指着远处的灵山:"娘,山尖上的云彩像不像我们喝的粥?"妇人昂首,只见西峰的云雾正聚成碗状,金色的阳光从云隙间漏下,真如一碗撒了金箔的腊八粥。她俄然想起丈夫临终前说的话:"灵山的每棵松树都是神仙的拐杖。"现在终究信赖,那些落在雪地里的松针,原是神仙留给凡人的暖和。

黑衣妇人捧着空碗迟迟不肯拜别,忽见了尘师父走来,手中托着个松塔坠子:“施主可曾见过城东十里的‘护婴松’?树上的松针,能护佑小童。”她蓦地想起,亡夫曾说过那棵松,每次进山都会绕着走,说是怕惊扰了树灵。现在摸着坠子上的纹路,竟与亡夫棺木里的那片松针一模一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