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腊八祈福][第4页/共7页]
《双坛祈愿录》
3、 卷烟化蝶·法咒交叉
“顿首三清,慈悲降福——”李真人的咒语如松涛漫过山谷,右手剑诀指天,左手撒出五彩纸蝶,竟在殿中化作真蝶翩跹。有黄蝶停在陈婆婆的枣花馍上,白叟浑浊的眼俄然出现泪光——那是小孙子短命后,她第一次瞥见这么新鲜的亮色。
1、 前夕·炉烟未歇
最奇异的是殿角的盲眼阿公,他捧着粥碗的手俄然顿住:“香......香里有光!”世人望去,见他碗中粥面竟映出殿内气象,恍惚的光影里,李真人与了尘师父的身影堆叠,好像双生莲在金光中绽放。
暮色漫上灵山时,冰瀑开端固结新的冰棱。陈铁头看着信众们依依不舍地拜别,虎娃手里攥着熔化的冰水,水珠在他掌心映出最后一丝虹光;墨客谨慎地将冰棱放入锦囊,松针上的冰晶竟还在悄悄颤抖;妇人抱着熟睡的孩子,襁褓上沾着片极小的冰屑,在暮色中微微发亮。
信州城的腊月初八,天还未亮透,东山顶的启明星便被三十六盏琉璃灯映得淡了。三清殿的飞檐上挂着尺许长的冰棱,在烛火下折射出七彩光晕,而百步外的释迦塔正传来“咚——咚——”的暮鼓,鼓点里混着松木香,惊醒了檐角栖息的寒鸦。
“当年我爷说,这风铃是冰瀑的喉舌。”陈铁头的声音混着铃声,沧桑里带着股子通透,“光绪二十三年大旱,百姓在冰瀑下跪了三天,我爷的风铃俄然断了三根冰棱,当晚就下了及时雪。”他抬手重抚风铃,冰棱大要竟闪现出淡淡水纹,像是山神在回应。
五 、午后·余韵悠长
4、 未初融露·冰心化雪
暮色四应时,信州城的家家户户都在议论明天的奇事。有人说瞥见施粥的和尚背后有松鹤虚影,有人说喝了粥后多年的老寒腿竟不疼了,最奇的是西街的盲眼阿婆,喝了粥后竟模糊能瞥见光影。而在灵山寺的后厨,了尘师父正对着最后一捧松针发楞,这些来自北峰的三年生松针,根根都带着淡淡的金光——那是接收了灵山三百六旬日月光彩的印记。
喜好大话灵山请大师保藏:大话灵山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又到腊八了。"他粗糙的指腹摩挲着缺角的酒盏,铜炉里的松炭噼啪作响,映得满墙药草影子摇摆。三十年前他还是灵山脚下的樵夫,有回在鹰嘴崖撞见个倒在雪地里的小沙弥,怀里抱着半罐冷透的腊八粥,米粒间还浮着几丝松针——厥后才晓得,那是灵山寺每年开炉前的"试锅粥",专给山中清修的和尚充饥。
最震惊的是墨客,他瞥见冰瀑上的虹光俄然聚成笔墨,竟在复述他方才默诵的《水经注》片段。更妙的是,那些笔墨落入雾中,化作点点荧光,附在信众们的衣衿上,像山神亲手盖下的护佑印。
信州的深冬总带着股子彻骨的清冽,特别当北风掠过灵山九峰,连松针都要凝出冰晶。冬至过后的第七日,鹰嘴崖的老松率先挂起冰棱,如水晶帘幕垂落,在山风中叮咚作响——这是灵山冰挂初成的讯号,比寺观的晨钟更让信州百姓心颤。
“无量寿福——”李真人手持玉快意站在三清像前,道袍上的云纹绣着金线,在烛火下贱转如真。他身后的八卦图俄然被香风掀起一角,暴露背后的壁画——恰是百年前佛道共祭灵山的盛景。而在释迦塔方向,了尘师父已跪坐蒲团,手中敲着的铜磬声与三清殿的木鱼竟合了韵律,仿佛两山照应的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