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挂衣峰][第1页/共4页]
1、云衣叠翠:仙子遗裳映晴岚
元朝今后,挂衣峰成了天下有恋人的祈愿地。每逢七夕,情侣们带着便宜的云纹服饰登上峰顶,将两人的名字绣在云帛上,挂在悬衣岩前。传说若云帛被晨雾渗入却不坠,则能获得素衣仙子的祝贺。才女管道昇曾题诗:“一梭织就万年愁,云衣化峰护九州。青鸾不渡银河水,只向灵山结素俦。”她在镜溪畔操琴时,云气竟聚成素衣虚影,与她共舞,袖中飘落的云纱化作油桐花,铺满溪面。
战役持续了整整一夜。素衣哄动挂衣峰的七层岩页,结成“云衣迷踪阵”:首层“素纱雾”如薄纱覆眼,让天将难辨方向;二层“银梭障”化云为刃,削落雷火的锋芒;三层“凝霜帛”解冻兵器,裂云鞭触之即覆满白霜。最动听的是第七层悬衣岩,映出她与子墨在溪畔画云的场景,天将们的裂云鞭数次呆滞在如诗如画的云衣幻影中。但天庭的“焚心雷”毕竟霸道,当第七道雷火劈下时,她的织云梭完整碎裂,万千银线涌入岩缝,化作峰岩间的天然云纹。
天庭的追责令来得比料想中更急。小暑那日,素衣正在峰巅织造“护山云衣”,为子墨修补经年劳作受损的肩背,忽有金光自天而降,五位金甲天将踏云而来,腰间“裂云鞭”泛着冰冷的青芒。为首天将展开玉牒,声音如冰棱断裂:“司衣仙娥素衣,私动凡心,冒犯天条,速随我等回返天庭!”
7、云鬟雾鬓:千年织就护山图
次日凌晨,子墨在书院门口发明了匹素白的鲛绡。布料轻若烟雾,却滴水不沾,附笺用银粉写着“可避风雨”,落款“灵山织娘”。他试着用鲛绡包裹书卷,暴雨突至时,竟真的滴水未透,更奇异的是,布料在月光下会闪现出淡蓝色的云纹,每道纹路都对应着灵山的峰峦沟壑,好像一幅立体的云图。他不晓得,为了汇集最纯洁的云气,素衣在峰巅守了整整七场细雨,指尖被云梭划破三十七次,才织就这方凝云绡。
现在的挂衣峰,石阶充满情侣誓词:银线刻的“生生世世”在晨露中闪动,云帛摆的心型被雾岚环抱,最动听的是唐朝石碑,刻着“子墨每日巳初至此,观岩中卿影,如触冰绡”——那是墨客暮年所刻,笔迹被云气浸润,却更显和顺。
大唐宝应元年的小满,灵山北麓被油桐花染成一片素白。挂衣峰独居群峰西陲,七层青灰色页岩如神仙晾在云端的素纱襦裙,层层叠覆,最顶层的“悬衣岩”高耸斜出,岩角垂落的藤蔓如衣袂流苏,每逢山风掠过,整片岩壁便会收回轻微的沙沙声,恍若鲛绡拂过玉案的窸窣。晨雾聚于岩面时,可见模糊的衣褶纹路,山民们说,那是素衣仙子成仙时的裙裾所化,千年不散的云气里,藏着她未织完的《云衣赋》。
8、长留云魂:衣袂翩跹护尘寰
3、织云照影:镜溪雾语诉衷肠
6、镜溪千年:云衣化雾护归人
素衣的织云梭碎了,但每一缕云丝都化作了人间的和顺:是母亲为游子赶制的冬衣,是恋人雨中共撑的云伞,是山民们望向峰巅时的放心。挂衣峰的传说,就像那永不消逝的雾岚,悄悄覆盖着灵山,奉告世人:真正的爱,是用千年光阴,把相思织成护山的云衣,把牵挂化作永久的守望。
4、金阙追魂:仙娥方命护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