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岩前峰][第2页/共2页]
5、天授仙号
胡昭却推让道:“吾非求仙籍,只求百姓能知‘顺天养真’之道。”因而他将玉册埋入岩前的药田,化作一块“养真碑”,上面刻着:“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今后,养真岩不但是治病之处,更成了悟道之所。
6、真意永续
喜好大话灵山请大师保藏:大话灵山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李老夫跪在岩前峰下,带领村民叩拜:“仙长慈悲,救我百姓!”胡昭站在岩口,望着山下的惨状,鬓角已生出白发——他清楚这不是浅显的干旱,而是北方玄冥之气失衡而至,需相同六合五行,重调水脉。
百年后,石泉村已变成“养真镇”,岩前峰下的石碑被奉为圣物,每逢干旱,百姓便会在碑前朗读《养真经》,必有细雨来临。胡昭的青铜药壶被供奉在岩内,壶中泉水永不干枯,能治万病。
4、凝露成真
延熹九年夏,旱魃来临。本来清澈的石泉河断流,河床裂出尺宽的裂缝,暴露玄色的泥土;山上的松树成片枯萎,松脂滴在岩石上,凝成赤色的虎魄;就连养真岩的钟乳石也不再滴露,石盂见底,胡昭的药炉第一次熄了火。
东汉延熹七年的暮春,灵山北麓的岩前峰覆盖在青灰色雾霭中。海拔八百丈的崖壁上,养真岩如巨人颌下的臼齿般凸起,岩口垂着的钟乳石串整天然帘幕,滴滴清露坠入岩下的石盂,收回空谷梵钟般的反响。岩前三亩药田泛着新绿,当归与茯苓的嫩芽顶开冻土,在料峭东风里伸展叶片——这是隐居者胡昭亲手种下的,他的草鞋印还留在潮湿的田垄间,像一通同往瑶池的暗码。
1、苍岩凝真
石泉村的百姓开初惊骇这位“怪人”,直到那年冬月,张猎户染了寒疫,胡昭背着药箱夜访,用岩泉煎药,三剂而愈。今后,养真岩的石径上便多了求医者的萍踪,胡昭老是分文不取,只道:“六合生养万物,医者当顺天而行。”
初到的三年,胡昭踏遍灵山诸峰,汇集百药。他发明岩前峰的岩层中含有特别矿物,遇水会开释灵气,便在岩口搭建石屋,以钟乳石露为引,炼制“养真丹”。每当他在丹炉前打坐,头顶便会闪现出金色的太极图,药香飘出十里,连山间的麂子都会立足肃立,任由他采摘身上的伤药。
“还差一味——民气之善。”胡昭望向围观的百姓,他们眼中既有等候,也有思疑。他回身对虎娃说:“去把你家收藏的雨水拿来。”本来,虎娃娘在旱初时,曾用陶罐接了三滴晨露,视为拯救水。当陶罐被捧来,胡昭将其倒入药壶,青铜壶俄然收回龙吟,七道水龙竟融入百姓的祈愿,化作甘霖滂湃而下。
第八十章 岩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