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燃烛峰][第1页/共3页]
冬至凌晨,小烛的曾孙女小月捧着新制的蜡烛,放在祭台上。烛光与燃烛峰的光焰遥相辉映,构成奇妙的共振。俄然,峰巅的光焰分出一道细流,落入小月手中的蜡烛,火苗刹时变成七彩之色,却不烫手——这是烛照仙尊留下的“薪火相传”之术,让每个凡人都能成为光亮的载体。
6、烛火永续
三年前的秋分,黑雾初临。最早发觉非常的是猎户李大胆,他在灵山深处瞥见不成思议的气象:千年古松的针叶上固结着玄色露水,落地即燃,收回腥臭的火焰;清澈的山泉变成墨汁般的液体,饮者会双目失明。更可骇的是,每当新月升起,山颠就会闪现出庞大的龙形暗影,龙爪所及之处,光亮寸寸泯没。
暗龙降世后,灵山堕入长夜。春日,作物没法光合感化而枯死;夏季,黑雾中滋长出噬光的苔藓,爬满房屋梁柱;春季,硕果未熟便腐臭,果肉里嵌着玄色晶核;夏季,气温骤降至冰点以下,连火焰都会被冻成蓝色。烛阴村的百姓只能靠松脂灯和萤火草勉强保持生存,年青人连续外逃,只剩下老弱病残困守故乡。
烛照的指尖抚过腰间的烛龙杖,杖头的明珠收回刺目光芒:“吾本是盘古左眼所化,岂容幽都暗龙残虐?”他回身望向殿外的光亮云海,衣袂上绣着的千盏灯纹一一亮起,“备燃光舟,本座亲身下界。”
4、光暗之战
王伯看着自家的松油灯俄然变得敞亮,灯芯窜起三寸高的火焰,却不烫手。昂首望去,只见一名神仙立于空中,头戴玉冠,身披缀满星纹的白袍,手中烛龙杖顶端的明珠流转着七彩光晕,足下踩着由光焰凝成的莲台。
“烛照小儿,竟敢坏我幽都大业!”暗龙的声音像冰块摩擦,震得潭水结冰,“我要让这方天下永堕暗中,成为我暗龙的巢穴!”
“是烛九阴!”老族长在祭台上摔碎家传的青铜镜,镜中映出的龙影有蛇身牛首,遍体覆盖着接收光芒的鳞甲,“传说中镇守北方幽都的暗龙,竟突破了封印!”
3、烛照临凡
七岁的小烛蹲在石磨旁,望动手中的萤火虫标本。这是父亲临终前在黑雾中捕到的,现在标本上的荧光早已燃烧,只剩透明的翅骸。“爷爷,燃烛峰真的会发光吗?”她的指尖划过石磨上恍惚的烛形刻纹,那是曾祖父那辈人留下的。
百年后,烛阴村已变成“光亮镇”,燃烛峰下的祭台香火不竭。每当新月升起,峰巅的光焰便会加强,构成庞大的光柱,扫过灵山的每一寸地盘,那些被暗中腐蚀的处所,在光柱晖映下重新长出绿草鲜花。
光阴流转,燃烛峰的传说越传越远。有人说在暴雨夜瞥见光焰化作神仙巡查,那是烛照在查抄封印;有人说迷路的旅人瞥见峰巅的光焰,就能找到回家的路,那是神仙在指引方向。而光亮镇的百姓都晓得,每当他们扑灭手中的蜡烛,烛光就会与燃烛峰的光焰相连,构成一张看不见的光亮之网,保护着这片地盘。
烛照伸手虚扶,暖和的声音如春日暖阳:“吾乃烛照仙尊,特来降伏暗龙。”他望向黑雾覆盖的山岳,眼中闪过冷冽的金光,“暗龙现在安在?”
王伯俄然想起烛照留下的“光亮种子”,跑到三个山尖检察,只见种子已生根抽芽,长成三棵庞大的“光树”,树冠上结满发光的果实,果实落地即化作萤火虫,飞向灵山各处。他跪在峰前,老泪纵横:“本来神仙是用本身的仙魂作蜡,用精魄为芯,永久照亮我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