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节 税制改革(1)[第3页/共3页]
王辅茞之以是用明朝的例子来反对周琅遍及征收商税,而不是用满清的政策来反对,主如果态度题目,他现在已经站在反清的态度上了,天然就不能用满清的政策来立论。
中国当代王朝实施重农抑商政策,可周琅感觉从实施过程来看,这的确就是一个悖论。
政治上,不但不能加税,反而为了拉拢地盘精英阶层,还得不竭的免除赋税。
康熙对贩子的庇护比明朝尤甚,近似明末各个王爷擅安闲各个关卡设卡征税的环境,康熙是会重罚的,奖惩的力度极大,并且越是权贵高的,奖惩办法就越大,当官的督抚以下乃至直接夺职。
因而他再次向王辅茞提出,要在福建全省各地建立同一的商税征收机构,向每个县,每个镇,每一个集市,都调派收税官,让他们直接向贩子收税,然后直接托付省府。
这些限定到明末垂垂就打消了,乃至朝廷为了照顾富甲天下的盐商,还特地开了商科,专门让这些贩子后辈去考取功名,登科率比浅显科举要高的多。
前次王辅茞反对以后不久,周琅缉获了福州府的贪腐贼赃,财务危急一时有所减缓,加上还没有节制全部福建,以是开征商税一事不了了之。
可英国人压迫的是殖民地,能够不计结果,周琅面对的倒是国人,他必须为长远筹算。起码他不能接管在英国猖獗压迫下,孟加拉发作了报酬的饥荒,饿死三分之一人丁的结果。
据当代史学家估计,1757—1780年英国人从孟加拉掠走的财产约值3800万英镑,1757—1815年从印度掠走的财产总计约达10亿英镑。
康熙明白命令,“王公以下文武大臣各官家人,侵犯关津要地不容商贾贸易者,在原犯之地枷号三个月。系民责四十板,旗人鞭一百。其放纵家人之藩王罚银一万两,公(爵)罚银一千两,俱将办理家务官撤职。将军督抚以下文武各官俱撤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