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节 打击顽固守旧[第3页/共3页]
号令下达以后,确切有很多官员去官了,他们带着傲岸的心态,分开了宦海。也有一批人顿时剃了头发,因为他们留辫子的目标,并不是因为太在乎这根辫子,而是因为他们想表达一种“我不趋炎附势”的态度给人看,但愿让下属以为他们不是随波逐流的人,他们是有原则的,从而获得重用,这是另一种投机取巧的体例,比随大流剪辫子的更高超。
八旗入关跟蒙古南下,都留下了大量的跟传统品德相抵触的事件,特别是满清的剃发换衣,这是连蒙前人都没有想到的手腕。
至于有些大臣,像清初的那些文人奉告多尔衮说的一样,说这是天下人臣服的标记,周琅也不在乎,还是那句话,我又不是天下人的爹,管他们穿甚么。
时至本日,因为从未做过硬性规定,官府中仍然有大量留着发辫的文武官员。
因而下了这个行政号令,不是为了明示官员对天子的臣服,不是为了其他目标,仅仅是为了打击固执思惟的人罢了。
但跟着局势的生长,他还是挑选了下达政治号令,要求统统官员剃掉辫子。奉告他们,要么剃掉辫子,要么去官回家。
这不是因为大多数官员已经出于至心或者冒充剃掉了辫子,转过甚要求天子下号令让天下人剪辫子,也不是周琅要通过这类体例获得别人的忠臣,他还没有那么初级,他只是发明了一个征象,他的当局中,还留着辫子的,都是一群老固执。
这让他有些难堪,聪明人太多了,聪明人是不会给本身贴上心向满清的标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