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净行品第十一[第1页/共8页]
或以无常众苦门,或以无我寿者门,或以不净离欲门,或以灭尽三昧门。
家是贪爱捆扎所,欲使众生悉免离,故示削发得摆脱,于诸欲乐无所受。
若于统统众生心,一念悉知无不足,则知烦恼无所起,永不没溺于存亡。
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统统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
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便安闲,所行无碍。
若常信奉于诸佛,则能兴集大扶养;若能兴集大扶养,彼人信佛不思议。
若能修习泛博善,彼人成绩大因力;若人成绩大因力,则得殊胜决定解。
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
随诸众生行不同,悉以善巧而成绩。如是三昧神通相,统统天人莫能测。
若见大河,当愿众生:得预法流,入佛智海。
或有示谒诸天庙,或复示入恒河水,食根果等悉示行,于彼常思已胜法。
常欲利乐诸众生,寂静国土扶养佛,受持正法修诸智,证菩提故而发心。
若见王都,当愿众生:功德共聚,心恒喜乐。
菩萨右手放净光,光中香水从空雨,普洒十方诸佛土,扶养统统照世灯。
雅思渊才文中王,歌舞谈说众所欣,统统人间众技术,比方幻师无不现。
沐浴身材,当愿众生:身心无垢,表里光亮。
又放光亮末香严,各种末香聚为帐,普散十方诸国土,扶养统统大德尊。
若得善摄众生智,则能成绩四摄法;若能成绩四摄法,则与众生无穷利。
受和尚教,当愿众生:入无生智,到无依处。
见著甲胄,当愿众生:常服善铠,趣无师法。
赞佛功德,当愿众生:众德悉具,称叹无尽。
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
随诸众抱病分歧,悉以法药而对治;随诸众生心所乐,悉以便利而满足;
其光若出诸莲华,则无量佛坐华上;示现十方靡不遍,悉能调伏诸众生。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说无浊乱清净行大功德已,欲显现菩提心功德故,以偈问贤首菩萨曰:
绕塔三匝,当愿众生:勤求佛道,心无懈歇。
或现蹲踞或翘足,或卧草棘及灰上,或复卧杵求出离,而于彼众作师首。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佛子,菩萨云何得无不对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害身、语、意业?云何得不成毁身、语、意业?云何得不成坏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退回身、语、意业?云何得不成解缆、语、意业?云何得殊胜身、语、意业?云何得清净身、语、意业?云何得无染身、语、意业?云何得智为先导身、语、意业?云何得生处具足、种族具足、家具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恐惧具足、憬悟具足?云何得胜慧、第一慧、最上慧、最胜慧、无量慧、无数慧、不思议慧、无与等慧、不成量慧、不成说慧?云何得因力、欲力、便利力、缘力、所缘力、根力、察看力、奢摩他力、毗钵舍那力、思惟力?云何得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欲界善巧、色界善巧、无色界善巧、畴昔善巧、将来善巧、现在善巧?云何善修习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空、无相、无愿?云何得美满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及以美满慈、悲、喜、舍?云何得处非处智力、过未现在业报智力、根胜劣智力、各种界智力、各种解智力、统统至处道智力、禅摆脱三昧染净智力、宿住念智力、无停滞天眼智力、断诸习智力?云何常得天王、龙王、夜叉王、乾闼婆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睺罗伽王、人王、梵王之所保护,恭敬扶养?云何得与统统众生为依、为救、为归、为趣、为炬、为明、为照、为导、为胜导、为普导?云何于统统众生中,为第1、为大、为胜、为最胜、为妙、为极妙、为上、为无上、为无等、为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