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修竹[第2页/共2页]
看起来,徐五郎虽未曾插手乡试,亦无由入仕,然此篇一出,倒是将那些招考的学子都给盖了畴昔,竟引来温梦祯先生青睐。
此事在坊间非常颤动,然奇特的是,不出几日,动静却又被压了下去,也不知是如何回事。
因而,便有那徐家最会读书的五爷,想出了这么个吃法,以铁筒架炉,火烤食之,一经面市,立时便成了最时髦的吃食。
却说这玉都城中,有一处极清幽的坊市,位于城南,唤做柳叶渡。因居于此处者多清流士族、书香家世,又或是些专事文书职司的官员,故这柳叶渡又有个别号,叫做文人坊。
“您找谁?”那小厮似是才睡醒,揉着眼睛问道。
这红薯传闻是外邦之物,大齐本地倒是没有的,也算罕物。只此物虽少有,莳植的体例却似是很简朴,京郊东平郡王府的庄子上便种了好些,且收成极好。
当然,不是红药。
分开乾清宫时,东平郡王府的马车上,多出了一个挺拔气的小寺人。
那男人面孔浅显,独一双眼睛敞亮有神,寂然望来时,便有股不怒自威的气势,然其穿着却极朴实,不过一领蓝布道袍罢了。
“温公亦有此言。”方姓男人接语道,面上竟浮起一个苦笑:“梦祯先生还说,只要此子情愿,随时可拜入其门下。”
柳娘子医术超绝,令后宫终究不再一片荒凉,如此大功,自当重赏,陛下便想赏程家一个出息。
方姓男人温言伸谢,顺手将个油纸包递了畴昔:“才出炉的烤红薯,小哥儿辛苦。”
换言之,程良一死,程家便仍旧回归百姓。
道袍男人笑而不语,方姓男人亦自坐了,谨慎将茶盏搁下,面色重又沉凝起来:“这徐玠徐五郎到底是如何冒出来的,门生到现在都想不明白。”
“我姓方,来寻你家大人。”青衣男人语声暖和,脸孔却被帷帽遮住。
语毕,晃了晃手中拿着的一页薄纸:“卿为此子而来?”
徐玠便再有手腕,亦断无让红药扮作寺人、再堂而皇之带上府中马车之能。
院子不大,拢共也就两进,除两边抄手游廊漆色尚新,庭户却显得非常老旧,院中亦只两竿修竹、一架春藤,再无别的花木。
固然这东西不算便宜,却也不及螃蟹价高,且烤熟以后,自有一股苦涩,而更紧急的是,这红薯极好种,几近是一种即活,很快便引得周遭行省效仿,不出两年,辽北饥荒竟因之得解,此是后话,临时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