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春妆 > 第216章 修竹

第216章 修竹[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篇文章罢了,你家大人未免过于着紧了些。”道袍男人笑容还是,表示来人坐下,又亲手替他斟茶。

却说这玉都城中,有一处极清幽的坊市,位于城南,唤做柳叶渡。因居于此处者多清流士族、书香家世,又或是些专事文书职司的官员,故这柳叶渡又有个别号,叫做文人坊。

语毕,晃了晃手中拿着的一页薄纸:“卿为此子而来?”

小厮也未曾多看,说了句“您稍候”,便又将门阖拢,踢踢踏踏地去里头传信去了。

此事在坊间非常颤动,然奇特的是,不出几日,动静却又被压了下去,也不知是如何回事。

提及来,这清闲伯亦只是个虚爵,除每年定规之米粮银钱外,既无实权,亦不得荫封。

方姓男人始终站着未坐,直待双手接过茶盏,方才笑道:“得先生浊音,甚么好茶都比不过的。”

“您找谁?”那小厮似是才睡醒,揉着眼睛问道。

《好学近乎知》,便是本年乡试之题,而在这道袍男人看来,徐玠此篇,倒是比本年的案首更加超卓。

“盏茶罢了,你是客,我是主,总不能客行主事。”道袍男人洒然摆手,到底斟了茶,又笑:“只我这里无甚好茶,委曲了你。”

未几时,他又返转返来,拉开门道:“老爷请您出来。”

许是院中人正歇午,他连敲了好几次,那院门方被个总角小厮拉开。

这小寺人,是专门去程家颁旨的。

道袍男人淡笑地问:“是你家大人遣你来的?”

换言之,程良一死,程家便仍旧回归百姓。

他被封为“清闲伯”。

不过,在徐玠的干预下,这一份出息,便落在了年仅六岁的程良身上。

柳娘子因是其生母,便也呼应地得了个诰命。

“我姓方,来寻你家大人。”青衣男人语声暖和,脸孔却被帷帽遮住。

“我亦不明啊。”道袍男人悠然隧道,视野投注于那纸页之上,面上浮起多少赞美,低声道:“夫所谓智者,是其识之甚明,而无所不知者也。夫其识之甚明,而无所不知者,不成以多得也。(注)”

这红薯传闻是外邦之物,大齐本地倒是没有的,也算罕物。只此物虽少有,莳植的体例却似是很简朴,京郊东平郡王府的庄子上便种了好些,且收成极好。

分开乾清宫时,东平郡王府的马车上,多出了一个挺拔气的小寺人。

此时他便又道:“先生也知,本年这位解元,乃是我家大人极看好的,来岁两试,他的名次亦不会错,且此子家世亦不凡,若能将其背后的力量拉过来,则于大事无益。”

二人进院时,便见那修竹之下,正立着其中年男人。

他转眸望向对座之人,笑道:“此篇《好学近乎知》,可比那解元之文,强了百倍不止。”

柳娘子医术超绝,令后宫终究不再一片荒凉,如此大功,自当重赏,陛下便想赏程家一个出息。

便在他语声当中,道袍男人微阖了眼,广大的袍袖于竹风下悄悄闲逛,似是闭目养神,也不知闻声没有。

一闻见那纸包中的甜香,小厮立时眉开眼笑,迭声谢了几遍,喜孜孜接过纸包,将来人引去了后院。

“温公亦有此言。”方姓男人接语道,面上竟浮起一个苦笑:“梦祯先生还说,只要此子情愿,随时可拜入其门下。”

有此封赏,柳氏母子今后再不必仰仗别人鼻息,反过来,程家还要格外凑趣他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