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奏对[第1页/共2页]
侍立于一旁的大寺人侯敬贤,此时悄悄昂首,向他身上觑了一眼。
结婚十五载,始终无有身孕,而建昭帝即位至今,亦是膝下无子。
他敛首坐着,尽量不去挪解缆形,即便腰酸腿麻,浑身高低都不得劲,亦不敢换个姿式。
周皇后无声而叹,亦举盏饮茶。
空旷而阴沉的大殿,沙哑的音线,风声、雨声,交叉出一段恍惚的话语。
周皇后的手脚一片冰冷。
东平郡王徐晋一眼扫过,垂眼恭声道:“是,陛下。”
只要三位小公主。
茶水犹温,蒸腾出几缕烟气,她的眉眼隐于其间,忽隐忽现。
周皇后恍忽了一下。
几个穿石绿袍子的小寺人,正自主在廊下,拿苕帚扫着阶前雨水,帚尖上粘了颀长的紫色花瓣,也不知是甚么花落下的。
李太后目注于她,像是要从她脸上看出些甚么。
东平郡王歪歪脑袋,面上划过了一丝猜疑。
不过,从目下的景象看,太后娘娘的那颗心,怕是又吊了起来。
他已经好久、好久、好久未曾御见奏对了,平素偶尔觐见陛下,亦是站着说上两句话就退下,何尝有过赐座这等功德?
而后,又是风声、雨声。
雨比方才更细,也更密,风扫起一片又一片的雨幕,像一重重透明的轻纱。
这也难怪。
反观东平郡王,从承爵的那天起,就没干过一件端庄差事,这么多年就光是吃吃喝喝,那身材自是发福得短长,比建昭帝足扩出去两圈还要多,坐在那边就像一坨披着锦袍的肉,且那肥肉还随时有破衣而出的伤害,让民气里捏着把汗。
她垂眸看了一眼,将茶盏置于案上,提起帕子向裙上拭着,开口时,那声音陌生得仿佛旁人在说话。
“传闻是……还好罢。”她道。
已经是春季了。
不管如何说,他的功绩都是实打实的,而能够与天子陛下多靠近靠近,他自是乐见,不,应当说是欣喜若狂才对。
窗棂之上,嵌着一角烟灰色的天空,云层阴霾而低,一蓬蓬透明的雨线不断地自那阴沉中倾泻而出,急一阵、缓一阵,阶前与檐上银屑四溅,入耳好似弦音,清响连缀,淅沥不断,
直到掌灯时分,雨势才终究变得小了些,仿似那按弦之人按得乏了,遂有一下、无一下地挑弄着,风过期,才会拨起一阵急响。
瑟然且微凉的一声,乍起即落。
或许,这便是所谓“功德不出门,好事传千里”吧,起码在东平郡王看来,精擅香道,总比爱打家具要风雅很多,但是,传到外头去的,却只要后者。
她晓得,她说的每一个字,李太后都不信。
李太后沉默不语。
东平郡王微垂了头,将那一丝忧色掩去,从远处看,倒真是一副诚恳勤恳的模样。
好花好景的日子,这便畴昔了么?
数息后,她如有所思地移开了视野:“本来是假的。”
“诚王……在属地还好么?”李太后蓦地出了声。
案角置了一具嵌金银电影树石小香几,泥金横档之间,放了一只小巧的宣铜炉,现在,炉中正焚着龙楼香,馥馥香蔼,渺渺淡烟,恰是坐雨临窗之良伴。
真是奇了怪了。
昨夜的那场火,似是并未曾减损这片宫殿所特有的宁静与宁谧,位于行宫东南角的荼蘼花架、蔷薇花障间,仍余着数百盏前番夜游时留下的水晶灯,当此际,晶烛如晕,柔光流转,微雨落英于灯影下斜飞着,仿佛江南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