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33[第3页/共3页]
《诗经》上说:“凤凰秋秋,其翼多少,其声若箫,有凤有凰,乐帝之心。”(不见于《诗经》,是逸诗。)这是多好的福分啊。
文王鉴戒殷纣的经验,拿定主张谨慎管理国度,能重用吕望而身不离正道,以是代替殷王而接管了九州。
孔子仁智且不蔽,是以他的学说报告管理天下的体例,足觉得先王所用。这一学派具有全面的事理,加以采取,没有成见积习。他的德行可与周公取齐,名誉可与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并列,这就是不蔽的福分啊。
古书上说:“知贤称之为明,辅贤称之为能。不竭尽力,其福必长。” 这称之为不蔽而获得的福禄。
鲍叔、宁戚、隰朋仁智且不蔽,是以能搀扶管仲而名利福禄与管仲相齐平。召公、吕望仁智且不蔽,是以搀扶周公而名利福禄与周公相齐平。
畴昔的君王的蔽者,有夏桀、殷纣。桀受蔽于妃子末喜、臣子斯观、关龙逢,其心被利诱,行动被搅乱;纣受蔽于妲己、飞廉和微子启,其心被利诱,行动被搅乱。
以上几种观点(思惟),都仅仅是道的一部分(方面),精确的事理应当既表现客观规律又适应详细事物的(无穷)窜改,一个方面的观点不敷以总括全面。只要片面知识的人,只晓得道的一个方面,而没有全面的熟谙,便加以装潢,用以夸耀,对内会引发自乱,对外会利诱别人,上蒙蔽下,下蒙蔽上,就会形成蔽塞之灾害。
桀死于鬲山,纣吊挂旗号,本身无先知,又不听人劝谏,这是闭塞形成的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