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吏治革新功成,新篇即将开启[第2页/共3页]
"郭侍郎妙手腕。"李明抽出最底下那本用金线装裱的奏疏,"借着荧惑守心的天象,想把清田亩激发的民变栽赃给王御史?"他俄然将奏本掷向郭桓,纸页纷飞间暴露夹层的漕运密账,某行朱笔讲明还在渗着青紫毒液。
远处酒旗招展处,平话人惊堂木拍响:"话说那日奉天殿上,十二枚官印暗合星宿..."
五更鼓响时,李明站在鼓楼最高处。
更深露重时,李明独坐值房。
十二道烽火自南都城墙冲天而起,却在半空被东来的罡风吹成腐败雨。
李明望着告状老农捧出的、掺着西域金粉的稻种,俄然轻笑起来。
"下官..."蹇义耳背泛红,俄然挺直脊梁,"下官已着人快马查对,三日内必给部堂切当答复!"他说话时,袖口滑落半截包扎的白布——那是前夕在户部库房彻查账册时被烛火灼伤的陈迹。
本来该宵禁的街道上,竟有挑着琉璃灯的货郎穿越叫卖。
顷刻间七名官员接连倒地,殿前卫的刀鞘击地声都压不住此起彼伏的惊呼。
"因为有人把见血封喉的鸠毒,混在给清流官员的批红朱砂里。"李明拾起王景弘跌落的笏板,在后背刮下些紫色粉末,"就像半年前礼部员外郎暴毙时,书房熏的也是槐花。"
烛火将新制的《考成法》细则映在窗纸上,好像游动的银河。
这折子该送通政司才是。"
晨钟撞破最后一缕残雾,奉天殿前的青砖被朝阳淬成金箔。
当值寺人刚展开弹劾李明的奏本,王景弘俄然踉跄着撞在蟠龙柱上。
李明霍然起家,玄色官服带起的风毁灭了烛火。
晨风送来槐花的甜香,却裹挟着陌生的乳香与没药气味。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应天府衙前的鸣冤鼓俄然被敲响。
"带人证!"跟着李明击掌,三个戴着铁面具的胥吏被推上丹墀。
当李明第五次婉拒工部为其建功德碑的奏请时,应天府的茶馆酒坊正传播着新的儿歌:"朱衣郎,槐花香,赃官见了心发慌..."
他瞥见李明俯身捡起本身跌落的乌纱帽,帽檐内侧用银粉画着的二十八星宿图,正与那些私铸官印严丝合缝。
推开北窗,秦淮河的灯火蜿蜒如龙。
李明却在现在解开朝服玉带,层层锦衣之下,那件粗麻布衣惊得六部尚书齐齐跪倒——恰是三年前滁州叛逆时,朱重九与朱元璋同披过的战袍!
"臣请陛下观星。"李明俄然指向殿外,晨雾不知何时散尽,钦天监的浑天仪正指向紫微垣。
"王大人!"户部给事中要去搀扶,本身却呕出一口黑血。
五更天的奉天殿还笼在晨雾里,郭桓的獬豸补子却已被盗汗渗入。
都察院左都御史俄然狠恶咳嗽起来:"这些印信...咳咳...如何带着槐花香?"
十八名锦衣卫押着二十口包铁木箱鱼贯而入,箱盖开启时,成捆的星象奏本雪片般倾泻而出,每本朱批旁都粘着片枯萎的槐花瓣。
"妖言惑众!"郭桓俄然暴起,官帽跌落暴露缠着纱布的额头,"清楚是你借清算之名解除异己,这些墨中毒物......"
"李部堂!"蹇义捧着漆盘仓促而入,盘内盛着十八道盖有朱雀纹火漆的奏本。
他的目光掠过垂垂复苏的贩子,在某个俄然燃烧灯笼的绸缎庄门前顿了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