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穿到古代当名士 > 40|第 40 章

40|第 40 章[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宋时故乡就在河北保定,到京里必定就能见着家人,以是带的东西很多:不但是送京官的炭敬、土仪,另有给家里捎的福桔、柚子、荔枝、龙眼干之类小吃。到江南一带,又要买些吴绫、缂丝、松江布、苏杭彩缎和姑苏样的新衣裳金饰。

他弹了弹纸缘,点头道:“能够。只是尺幅有些大,转头缩一缩,将来《白毛仙姑传》雕成书版时,便取你这画当作绣像插在书里。”

却不想李少笙拿来的画儿还挺普通,有挂轴画芯大小,看着就像绣像本《西厢记诸宫调》里的张生一样,儒生巾袍、高眉细眼、一个勾的鼻子——比不得当代漫画那么逼真都雅,但古画的赏识体例不一样,看久了也能看出几分眉清目秀。

“嗯。”桓凌点了点头,俄然抬手在他鼻子下方比了比,也一本端庄地说:“当年先父刚把你带回我家时,师弟你才这么高,我当时也觉着该叫你一声‘小师弟’。”

提刑按察使司夙来管着刑狱,按察使邵玘倒是最能看破本质的,含笑应道:“不然,那《白毛仙姑传》里唱的,但是宋大人的公子受命救灾,才救了那位白毛仙姑。因救了她,宋大人才查了王世仁家,才有厥后黄大人私访查案,一举安定诸凶之事的。”

朱大人固然没有亲戚在京,却也在苏杭、南京采买了很多东西,笑呵呵地对宋县令说:“这些是要替桓通判捎回侍郎府的。宋大人可有礼品要往侍郎府送?我们两人结伴随去也好。”

酒菜奉上,才吃了几筷,模糊竟似听到有熟谙的曲词钻入耳中。邵按察最懂曲艺,先反应过来,问周布政:“但是唱的《白》传最开首,喜儿等父亲回家那段?”

卖力考查的主事问了他几句清田亩、抑豪强的细节,宋县令都是亲身读卷宗,堂上附审的,回声便能答出来。两位堂上听审的吏部侍郎、都察御史也都听得对劲,填完考语以后,暖和地说:“武平县年纪虽长,做事却有一腔勇壮,足以再为国效力几任。”

除了腊月二十五陪父亲赴礼部报导,二十六送兄长们回籍祭祖,除夕朝觐、正月十四大祀又要送父亲入宫,中间放假的日子他竟一天也没歇,熬得昏入夜地,总算把当代贿赂纳贿技术的科普文章写好提交了上去。

不像话!

嗯,再趁便写写地主和佃农的好处抵触,佃农抗租抗税的斗争!

桓凌传闻武平县信神的民风已然严峻到连活人都要供起来了,也觉着不像样,回声允准:“这民风是该管管了。过两个月就是年节,只怕这股胡乱祭奠的民风更浓,得贴布告,不,再办一次‘三下乡’,叫本地衙差下台宣讲,百姓们更轻易听信。”

他们做男娼的也和伎女一样,爱作良家打扮,做饭、泡茶、缝衣、刺绣都样样精通。宋时感念他当初来报信的情分, 便说:“你要想开店卖些绣品,也可在县里乞贷,我替你包管。”

小师兄?我叫了吗?我不是叫的师兄么?宋时理直气壮盯着他看了一会儿,但是没能把桓凌盯得主动避开,只好本身先挪开眼,还是浑若无事地说:“或许是一时失口吧。说来师兄年纪也没比我大多少……”

李少笙道:“这《白》传是舍人的本子, 孟三郎所作,小的岂敢要银子?舍人既要上京,小的也不敢再在衙里打搅, 这便搬回沈主席借咱的院子去。小的会绣花、会梳头、画戏妆, 今后兼干这几样也能挣些衣食,不须舍人惦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