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赤潮覆清 > 第164章 钱粮

第164章 钱粮[第2页/共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放心,该给你的,一分都不会少!”侯俊铖哈哈一笑,摇了点头:“只是聊谈天罢了,邱知县有了钱要购田置产,我红营有了金银,倒是要做买卖的,那些赌坊建得那么标致,放在那边不消可惜了,我筹办在里头开个商号,专门做假贷的买卖。”

如许脆弱的保存形式,一旦碰到天灾天灾,哪怕是多生了几个孩子需求分炊,便能够保持不下去,自耕农抗风险才气极差,乃至都比不过耕户,毕竟耕户还能看运气碰上一个像刘秀才那样良善的老爷,糊口也能轻松一些,但自耕农就甚么都需求本身担着。

经济根本决定上层修建,为甚么会有地主官绅存在?为甚么千年兼并屡禁不止?后代有些人归责于儒学、秦制、帝制封建等,只往上层修建去摸索,实际上本源就是纯真的经济根本的题目。

一间三进的宅子,大门大大敞开,正堂的院子里堆满了各式百般的家具和物质,红营的教诲正在一旁盘点着,正堂的地板被撬开,暴露一个地窖的入口,赤着上身的壮汉从里头抬出一个个木箱,在堂中翻开,不是闪闪发光的黄金白银,就是散着铜臭味的铜钱。

“确切不一样…..”侯俊铖点点头:“很快秋收就要开端了,农户需求借种子、借耕牛、借耕具、借肥料等等,以往都是跟赵家借的,赵家的高利贷那是吃人不吐骨头,借一担种子,收成以后就得还十几担、几十担,想尽体例的剥削。”

“红营的商号分歧,红营的商号,给农户的是低息且无抵押的存款,如果碰到灾年或有困难的百姓,红营的商号乃至能把种子耕具赊给他们,只要收成之跋文得还就行了……”侯俊铖在“记得”这两个字上咬得很重:“这么多金银铜钱,总不能放在地窖里烂掉!”

现在这个期间没有甚么发财的商品经济,永宁又是个穷县,连过路的脚商都少,那些土豪劣绅想要撒银子,还得跑到吉安这类大城中去,“辛苦”攒下的赋税没处消耗,天然就得想体例囤起来,明清的官绅都喜好挖窖藏银,永宁县的土豪劣绅也不例外。

他确切是个专业欺诈讹诈的人才,连夜便对那些赌坊坊主和青楼掌柜停止“审判”,甚么科罚榨钱最有效力,他昔日里是堆集了丰富的经历,只不过现在将那些科罚从平头百姓用在了土豪劣绅的身上,那些赌坊坊主和青楼掌柜老鸨却比百姓更加脆弱,侯俊铖只感受本身方才躺下眯了会眼,邱知县便已经将他们藏银的处所问得一清二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