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赤潮覆清 > 第164章 钱粮

第164章 钱粮[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历朝历代杀地主均地步的行动向来都很多,也并非没有将地步收归官有的行动,但到最后还是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地主官绅占有处所、肆意兼并,本源便在于种田的本钱和收益题目。

种田不是有块地就行,种子、耕具、耕牛、肥料都是一笔不小的本钱,而粮食又不是甚么你有他无的稀缺作物,丰年必定暴跌、灾年如有囤粮或朝廷用心救灾,也不见得会涨到哪去,一个只要几亩、十几亩地的自耕农,每年的支出并未几,交完税更是所剩无几,每年青黄不接之时,便只能假贷来采办种子耕具等。

“确切不一样…..”侯俊铖点点头:“很快秋收就要开端了,农户需求借种子、借耕牛、借耕具、借肥料等等,以往都是跟赵家借的,赵家的高利贷那是吃人不吐骨头,借一担种子,收成以后就得还十几担、几十担,想尽体例的剥削。”

喜好赤潮覆清请大师保藏:赤潮覆清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现在这个期间没有甚么发财的商品经济,永宁又是个穷县,连过路的脚商都少,那些土豪劣绅想要撒银子,还得跑到吉安这类大城中去,“辛苦”攒下的赋税没处消耗,天然就得想体例囤起来,明清的官绅都喜好挖窖藏银,永宁县的土豪劣绅也不例外。

“红营的商号分歧,红营的商号,给农户的是低息且无抵押的存款,如果碰到灾年或有困难的百姓,红营的商号乃至能把种子耕具赊给他们,只要收成之跋文得还就行了……”侯俊铖在“记得”这两个字上咬得很重:“这么多金银铜钱,总不能放在地窖里烂掉!”

侯俊铖走上前去,顺手抓了一把碎银子,叮铃咣铛的漏回木箱里,回身朝邱知县笑道:“这金银之声确切好听,邱知县办事当真,红营不会虐待了你,只是不知邱知县拿了这些金银,筹办做些甚么?”

赵家三代堆集,挖空了小半个后园形成的地窖,在被清军和红营欺诈了一笔以后,红营抄掠的赵家窖银又是办学、又是修路搞水利,还要保持红营的运作和向周边的渗入,却到现在都没花完,现在入城抄了那些赌坊坊主和青楼掌柜老鸨的家底,又发了一笔不小的横财。

在当代,田土又是最为保值和稳定的“商品”,自耕农了偿才气弱,他们的假贷只能以田土作为抵押物,朝廷想要将地步收归私有、制止买卖,却又没法为自耕农承担种田的本钱、帮忙自耕农抵当种田的风险,这和逼着他们荒废有甚么辨别?而地盘自在买卖,到最后必定是向着那些有钱有势的大地主、大官绅集合的。

侯俊铖的内心没有半点胡想,从一开端就将全部地主官绅阶层当作了仇敌,但要毁灭这一全部阶层,就必须停止一场社会反动,毁灭掉地主官绅保存的空间,比如在永宁县,撤除赵家仅仅只是第一步,如果不能承担起百姓种田耕地的本钱,百姓们定然会找别人去假贷,很快又是另一家地主官绅在永宁崛起。

他确切是个专业欺诈讹诈的人才,连夜便对那些赌坊坊主和青楼掌柜停止“审判”,甚么科罚榨钱最有效力,他昔日里是堆集了丰富的经历,只不过现在将那些科罚从平头百姓用在了土豪劣绅的身上,那些赌坊坊主和青楼掌柜老鸨却比百姓更加脆弱,侯俊铖只感受本身方才躺下眯了会眼,邱知县便已经将他们藏银的处所问得一清二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