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其他小说 >城管无敌 > 五、民国地主不好当(北方篇)

五、民国地主不好当(北方篇)[第3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是,如果你对打打杀杀之类的事情兴趣不大,只是想要过上比较当代化的糊口,那么可就非常困难了——按照1930年的一份统计,在河北清苑县11个村2000多户人家上万口人当中,统共只要自行车7辆、手电筒6个、热水瓶2个,而收音机则是一台都没有。电灯是不消想了,因为乡间普通底子没有电力,也没有自来水。如果还要本身弄发电机的话,仿佛只要那些雄师阀的家里,才气拿得出这很多款项。比方清末的袁世凯,在老故乡间退隐之时盖的别墅,内里不但有电力供应,还拉了电报线,连私家电报房都有。

只要在每一年的初夏季候收了麦子以后,这些人家才气吃几顿白面做的面条,在他们看来,这已算是一种了不起的豪侈了,能够吃白面一向吃到八月的人家,已经极其希少,更不消说吃上一年了。

最后,哪怕在我党出世之前,乡间的农夫也是整天抗租肇事,各式拖欠,想要把租籽实足地收齐,根基就是不成能的任务。特别是收成很差的时候,常有人卷了粮食弃田而逃,让地主家里甚么都收不到。

那些能够在乡间过着豪华糊口的人,要么是别的有工厂、商行、矿山、鸦片之类的非农财产分外支出,要么就是最起码有上万亩地的顶级大地主。

其次,在民国初年的河北、山东、河南、四川这些战乱频繁之地,就算是赶上了不兵戈的年代,军阀们为了扶养庞大的军队,以及保持豪华的糊口,从而分摊给地主们的赋税,也远比清末期间更加沉重。

之前闲扯了这么多有些跑题的话,主如果为了戳破某些民国崇拜者,简称“国粉”的真脸孔。以及那些高雅的“民国范儿”在普通百姓眼中的怪诞。不然,不管我如何描画民国期间的平常糊口,都老是会有人提出这些“汗青发明家”的“新观点”,“证明”我写的都是一派胡言,并且指责我是在为共党装点汗青。

比方四川全省在清末只需扶养新军一镇(相称于一个师)12000人,外加差不多数量的绿营旧军,另有向云南、贵州、甘肃供应约250万两白银的财务补助。

在如此频繁的战乱当中,不要说升斗小民的骨头都填了沟壑,就连地主士绅的生命也毫无保障。

就算是有小块地盘的自耕农,在接受了沉重的赋税剥削以后,一样也很难避开高利贷的圈套,从而踏上停业之路。并且,遵循普通的规律来讲,越是小块的地盘,就越是不轻易保住——碰到水灾和蝗灾,军阀们天然会用刀枪逼迫你卖了地步缴税,而地主们则趁机压价强买;碰到大雨天,常常也会冒出几个很有知己的地主,构造狗腿子扒开大堤淹了你家地步,让大水冲走界标,然后再花几个小钱到衙门里活动一番,因而你的地就变成他们的祖业了。接下来如果不想被那些狗腿子打死,就还是早点清算包裹跑路吧!

5、民国地主不好当(北方篇)

比方从1920到1921年,华北四省区大饥荒,灭亡1000多万人,哀鸿3000万~5000万。

……这个……如何说呢?像如许落拓余裕的地主糊口,在清朝的承闰年景里倒是另有能够呈现。但是到了兵荒马乱的民国年代……呃……只能说正应了那句老话:“地主家也没不足粮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