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其他小说 >城管无敌 > 五、民国地主不好当(北方篇)

五、民国地主不好当(北方篇)[第1页/共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然,地主们也能够设法进步地租,把这些承担转嫁到农夫头上。但是地盘上的出产就只要这么多,哪怕不给农夫留下一粒谷子,能够搜刮到的粮食也是有极限的。而军阀们发明苛捐冗赋的本领,倒是向来都无上限的,一下子搞出来六七十种附加税也是常事——比方青苗捐、烟捐、卫生捐、青山费、马盘费、接待费、人丁税、花灯税等等。正所谓“自古未闻屎有税,现在只剩屁无捐”嘛!

陕西原有人丁1300万,但在这三年大荒中,沦为饿殍、死于疫病的高达300多万人,流浪失所者600多万,二者合计占全省人丁的70%。按照某些本国记者的描述,饥民的尸身常常在安葬之前就消逝了,在一些村落,人肉乃至被公开售卖。

跟清朝比拟,北方乡村在民国年间独一比较较着的“当代化”标记,就是较为遍及地用上了火油灯,乡村照明已根基被火油代替——在此不得不平气一下美孚公司的倾销才气。要晓得,在当时的北中国乡村搞甚么火油灯的市场营销,几近跟在当代的索马里做小商品买卖一样伤害。

以是,在民国期间的华北和山东地区,固然很多县里的地主豪绅,把实际地租已经收到了七成以上,还在荒年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操纵高利贷来剥削农夫,把佃农们逼得只能把谷糠麸子当作主食,到了灾荒年月就要出门逃荒,乃至于到东北去“闯关东”。但是在军阀们的横征暴敛和匪贼的肆意横行之下,除了极少数最顶级的大地主以外,大多数中小地主的日子还是过得很糟糕。

其次,在民国初年的河北、山东、河南、四川这些战乱频繁之地,就算是赶上了不兵戈的年代,军阀们为了扶养庞大的军队,以及保持豪华的糊口,从而分摊给地主们的赋税,也远比清末期间更加沉重。

……这个……如何说呢?像如许落拓余裕的地主糊口,在清朝的承闰年景里倒是另有能够呈现。但是到了兵荒马乱的民国年代……呃……只能说正应了那句老话:“地主家也没不足粮哇!”

在清朝的时候,那些处所上坐拥广袤田土的地主缙绅们,常常有着举人、秀才、捐官(费钱买的官,多为虚职)之类的“功名”,很多人另有子侄或亲戚在朝廷内当官,从而编织出一张庞大的干系网。

那些能够在乡间过着豪华糊口的人,要么是别的有工厂、商行、矿山、鸦片之类的非农财产分外支出,要么就是最起码有上万亩地的顶级大地主。

但是到了1935年的时候,四川人需求扶养的川军总兵力,却已经收缩到了340个团,约84万人的庞大范围!每年所需的开消天然是几倍十几倍地往上翻。在某些处所,农税竟然“预征”到了民国一百年(2012年)今后!再加上川军混战对处所经济的粉碎,即使是四川如许的天府之国,地主士绅们也一样叫苦不堪。

按照1930年的一份村落调查显现,如果没有工贸易之类的分外支出,只靠地里刨食,也没有体例回避捐税的话。那么地主的家里最起码要有200亩以上的好地,才气顿顿都吃白面馍馍,逢年过节吃一顿肉。

要晓得,在民国期间的一大半年代里,中都城是一个没法无天的紊乱天下。那些军阀们的兵马,在多数会里多少还讲点规律,到了乡间就完整跟强盗无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