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其他小说 >城管无敌 > 五、民国地主不好当(北方篇)

五、民国地主不好当(北方篇)[第1页/共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如许的环境之下,费事农夫当然是九死平生。地主们的日子也是暗澹非常。即使家里屯着些粮食和银钱,也得起首拿出来招募仆人,采办兵器,加高院墙,构筑土堡,抵抗匪贼和流民的劫夺,以及贿赂前来打秋风的军阀军队。能够保持保存就已是极度不易,更别提甚么豪侈享用了。

在清朝的时候,那些处所上坐拥广袤田土的地主缙绅们,常常有着举人、秀才、捐官(费钱买的官,多为虚职)之类的“功名”,很多人另有子侄或亲戚在朝廷内当官,从而编织出一张庞大的干系网。

在如此频繁的战乱当中,不要说升斗小民的骨头都填了沟壑,就连地主士绅的生命也毫无保障。

最后,哪怕在我党出世之前,乡间的农夫也是整天抗租肇事,各式拖欠,想要把租籽实足地收齐,根基就是不成能的任务。特别是收成很差的时候,常有人卷了粮食弃田而逃,让地主家里甚么都收不到。

1942年,中原发作大饥荒,“水旱蝗汤”四大灾害轮番攻击中原地区,1000万人丁的河南省,有300万人饿死,另有300万人西出潼关做流民,人丁刹时减少三分之二。

那些能够在乡间过着豪华糊口的人,要么是别的有工厂、商行、矿山、鸦片之类的非农财产分外支出,要么就是最起码有上万亩地的顶级大地主。

如许一来,地主家就不得不养上一群打手,用以催逼佃农交纳租子,因而又多了很大的一笔开消。

总之,民国年间的地主,当然已经是不好当,但民国年间的农夫,更是当都不能当了。

从1928到1930年,北方八省再次持续大旱,蝗、风、雪、雹、水、疫并发赤地千里,颗粒无收。此次灾情持续3年,形成的逃荒人流没法数计,倒毙在荒漠上的饿殍最起码高达1000万。

当时算是小富之家的冯玉祥将军家里,用饭的配菜也只要大葱、萝卜、咸菜,向来舍不得用油做一碟炒菜,荤菜天然更不消提了。更穷的人家连咸菜也舍不得吃,只临时泡点咸水下饭。

第3、民国期间的北方,一向在接二连三地发作着可骇的灾荒。

总之,民国期间的地主,并不如何好当。

在杨白劳眼中,黄世仁无疑是主宰存亡的存在;但是在手握兵马的军阀面前,黄世仁也就是个屁。

当上海滩的十里洋场,已经亮起了灿艳多彩的霓虹灯光之际;西藏拉萨的农奴庄园,还处于中世纪的愚笨暗中当中。英国人曾经把一辆小汽车拆卸开来,用驮马背着,翻山越岭、千辛万苦地运到拉萨。成果在拉萨把汽车拼装起来以后一看,发明这里起首没有司机,其次没有汽油,最后没有汽车能跑的路……

北方各省乡村被“预征”赋税的状况,固然不如四川这么怪诞,但因为天然前提差,灾荒频繁,官方财产有限,战役的粉碎惨烈,实际的承担比例还要更加沉重。

陕西原有人丁1300万,但在这三年大荒中,沦为饿殍、死于疫病的高达300多万人,流浪失所者600多万,二者合计占全省人丁的70%。按照某些本国记者的描述,饥民的尸身常常在安葬之前就消逝了,在一些村落,人肉乃至被公开售卖。

至于更穷的贫农,每天能喝上两碗掺着树叶的番薯稀饭就算老天开眼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