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其他小说 >城管无敌 > 四、所谓“不重视知识分子”的真相

四、所谓“不重视知识分子”的真相[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以是说,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艰巨年代里,诸位民国大师们如果仍然要求当局拨出巨款,给他们这些对实际扶植事情没有多少裨益的文人,发放那么高的薪水。那么从本质上来讲,他们跟华尔街AIG的高管们,在公司亏蚀开张的危急关头,仍然强行用老百姓的税款给本身发巨额奖金,又有甚么分歧呢?

回到正题,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党之以是要号令全天下中华后代返来扶植故国,乃是因为当时中华民族最优良的理科人才,有很大一部分都散落在外洋。而在海内的大学里,却只能找到一群学理科的国粹大师,真正的工程技术专家寥寥无几……

当然,在阿谁猖獗的十年里,理科知识分子一样也遭到了严峻毒害,这是不容否定的。但题目是,这些文明人们在建国初期的各种“反动偏向”,一样也是真的。反过来讲,如果真的让这些代表“社会知己”的文明人知识分子,宣泄出了心中郁结的怨念,那么对于国度来讲,常常就意味着一场大难。

说到这里,我不由想起了前不久产生在美国华尔街的“奖金事件”――在2008年的金融危急发作以后,保险业巨擘AIG因运营窘境,累计接管超越1700亿美圆当局救济。但公司带领在获得当局救济以后,竟然不是起首想着如何弥补亏空,挽回客户的丧失,而是拿出巨额款项给公司高管职员发奖金!

牢记,文明人只是知识分子的一小部分,向来都没有权力把“知识分子”这个个人给“被代表”了!

实在,对于胡适这些很有范儿的民国大师们来讲,只要走出北平、上海这些多数会,走出他们的校园、书斋和沙龙,就会看到实在的中国,可惜大多数民国范儿都看不见,而看得见的人则都成了右翼反动者。

因而,就产生了让“百岁学者”周有光感到义愤填膺的一幕:1953年,上海实施人为鼎新,对待支出最高的大学传授和银行事情职员,打消本来报酬的80%。100元改成20元;200元改成40元;300元改成60元。周有光对此忿忿不高山骂道:“……民国年代脑力劳动者的报酬都高于明天……人为鼎新的第二天,大家眼睛朝下,见面不打号召了!好天轰隆,中产阶层贫困化!共产主义从一开端就不承认中产阶层,把中产阶层归入资产阶层。厥后还掀起‘反右’活动,更加深切地、全面地否定中产阶层……”

当然,建国初期的文人们估计没有出版的渠道,也没有买书的市场。但当时天下群众都是那样的贫困,凭甚么要让你们过着人上人的日子,而不是与天下老百姓同甘共苦呢?

很明显,不管这些大师们再如何善于摇笔杆子、妙笔生花,也画不出工程蓝图啊!

而当时的中国贫困至极,百废待兴,另有朝鲜战役的庞大开消,实在是养不起一帮小资情调的文人了。

――当文人骚人和群众大众的好处产生严峻对峙的时候,社会上就会充满着无数荒诞不经的奇谈怪论。

――那些整天吹嘘本身有知己的人,实际上常常就是最没知己的。

而搬家到“西南联大”的那些大师们,最多也只能在报刊上颁发几篇支撑抗战的“精力原枪弹”。

唉,我该说这是冷傲崇高,还是醉生梦死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