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儒 法 兵[第2页/共3页]
“这一步踏出,不是生,就是死。不过,朝闻道夕可死矣。有但愿看到天下大盛,律法遍及,也有但愿看到元神以后的境地,便是死也足矣。”
韩牧先向李恒呵呵一笑,道:“陛下即位之日,老朽未能前来,还望陛下莫要见怪。”
韩牧以后,李恒又顺次请儒门郑氏老祖郑文旭和兵家元神人物李宗国入大明宫见面。过程固然有些盘曲,不过幸亏成果大同小异,还是令苏明和李恒对劲。
韩牧又道:“不过有一点,陛下还需警省。仙种出世,当有三劫。前两劫已过,第三劫陛下仍需把稳。”
真正的法家,讲究的是律法之下大家划一,天子犯法与百姓同罪。当然,不管故去还是将来,这句话都没有完整实现,但并不可否定这恰是一种最公允的观点和观点。
李恒沉默半晌,缓缓道:“人生于六合之间,自有六合之厚德。朕不远六合,六合自爱朕。朕不弃民,民自养朕。天子何论别的?”
而这段时候,当日的详细景象,也终究传播出去,非论是先皇遇刺,还是新皇即位的异象,还是武尊呈现、仙种出世,一件件都足以震惊世人。非论是四方藩镇,还是修道界,都感觉风云变幻,大变就要到来。
李恒闻言,心中顿时大定,笑道:“多谢韩老。”
苏明闻言,转念一想,李恒的话倒也有分机事理。非论上古圣皇还是留下遗址的那位神仙,都不是现在本身能够测度的存在。思之无益,徒耗心神罢了。当下也是微微一笑,不再揣摩。
修道界的诸多门派,讲究体悟天道,成绩元神,走的是天道的门路。诸子百家讲究治世,与历朝历代息息相干,走的是人道。天道与人道,终究都是为了超脱出去,殊途而同归。
韩牧闻言,眼中精光闪动,盯着苏明,久久才道:“武尊公然是天人之资,老朽悟了半辈子的事理随口便来。”
实在从底子上来讲,诸子百家和修道界走的并不是一条门路。儒门固然强大,五大世家常常被与佛门三宗、道门四牌、正道七派相提并论,但实在并不精确。
韩牧微微一笑,然后看向了苏明。苏明浅笑道:“见过韩老。”韩牧不由得叹道:“武尊之名,如雷贯耳。本日一见,公然是惊才绝艳,冠绝天下。千年以来,本觉得只要李青莲有踏入元神以后境地的但愿。不想武尊修为境地日渐深厚,又曾有和氏璧在身,想来也有但愿踏足元神以后的境地。不但老朽不如,就是天下元神,也不如武尊!”
李恒闻言,心中也不由得一动,面上却没有表示出来。
新皇即位,四方盘据的藩镇固然故意,但是摄于此时李唐民气还在,也不敢公开背叛,便都庆贺新皇即位,又对先皇的归天表示了遗憾如此。李恒在四十九日以内,倒没有甚么行动。四十九日以后,天然要亲理朝政。古时父母归天,都要守丧三年。此时环境特别,便由李恒的宗子,李湛替他守孝。
“天者,玄也。地者,黄也。人者,德也。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又说,敬鬼神而远之。此真是厚德之法,想不到陛下悟得上古圣皇玄黄大道,老朽失敬了。”说到这里,韩牧面庞慎重,拱手向李恒施礼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