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挺合身[第2页/共3页]
传闻有很多东海人在东海换不到外汇券,专门跑滨江来找靠港的本国海员换,然后拿到东海去换给需求的人。
“从速去拍照吧,你还要买菜烧饭呢。”
沿江派出所是要保护长江北支航道陵海段治安的,作为沿江派出所的民警,不能总呆在白龙河边,只要进入长江才气真正保护江面上的治安。
“你好你好,我不抽烟。”韩渝婉拒了他的美意,笑问道:“听口音你不是我们陵海人。”
“平时收鸡蛋卖鸡蛋,秋粮上来收新米卖新米。”
有人帮手就是不一样,等把东西拿到修船的河滩,收油污水的划子已经到了。
“熟谙,我之前去过白龙港。”
“小韩,试穿警服啊。”
韩渝说的是内心话,毕竟这位确切不轻易,乃至很不幸。
他留着长头发,上身穿花格子短袖,下身穿戴一条很时髦的喇叭裤,就这么大大咧咧地坐到韩渝身边。
再转头看看沿江派出所方向,韩渝真正了解徐三野为何那么急着修船。
“哦。”
第一次用电饭煲,不晓得放多少水,又不美意义下楼问老章,竟把大米饭煮成了大米粥。
韩渝不解地问:“他们为甚么把户口簿藏起来,为甚么不让你去派出所上户口。”
“你的东海的,来你娘舅家玩的?”
就着从姐姐家带的咸菜三口两口喝完,换上事情服,直奔船厂找吴老板。
“早晓得有人收,应当等人家把油污水抽走再把拖轮弄登陆的。”
徐三野有事,骑上边三轮很拉风地走了。
往船闸那边看,江面下水波浩渺,江滩上的芦苇一望无边,几十条二三十吨的内河船,正在船闸外的锚地等候船闸办理职员的指令。
韩渝从善如流,拿上一个布袋,下楼骑上自行车直奔白龙港。
韩渝清算好宿舍,铺好凉席,支起蚊帐,本想拿上钥匙,下楼骑徐三野借来的自行车,去白龙港买锅碗瓢勺、油盐酱醋,再买点菜,毕竟接下来要本身开伙。
“感谢章叔,那我先畴昔了。”
人家把油污水收归去仿佛能提炼,也不晓得能提炼出来甚么。
正策画着甚么时候能抽完,一个二十一二岁的男人走了过来。
客运船埠售票厅和汽车站前的广场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人声喧闹。
比拟之下,本身虽是在船上长大的,但比他幸运多了。
再用岸上的钢丝绳,系上拖轮。
“认不熟谙路?”
徐三野上午走前留了两包烟,韩渝借花献佛,全散出去了。
十几岁就背井离乡北疆做知青,好不轻易跑回东海有家却不能回,连两个亲哥哥都把他拒之门外。
“你上午是不是骑自行车去的,穿的是不是礼服?”
“感谢吴经理。”
“别上纲上线,我挣的是辛苦钱,群众日报都说像我们这类长途贩运的不是投机倒把。”
黄江生很夸大地拍拍屁股,苦笑道:“北疆那边签发的户口就在我口袋里,本来有机遇报户口的,成果我那两个哥哥见我返来了,把家里的户口簿藏起来,不让我去派出所上户口。”
“当局不要我们这些知情,让我们回西疆,你说谁情愿归去种田?”
宿舍里有床,有书桌,有柜子,有椅子,有电视机,唯独没镜子。干脆走出宿舍,站在走廊里,帮窗户玻璃当作镜子使。
这意味着那些本国人只能在友情商店和海员俱乐部等欢迎本国人的处所消耗,而那些本国人又想去别的处所玩,去别的商店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