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安吴商妇(晚清女首富周莹传) > 第4章

第4章[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千万别叫出声来。”新娘丁宁声中把红绫一头塞在新郎手里说,“慢点走。”

奶妈走到周莹跟前,拉住周莹的手大声对房里的人说:“少奶奶要喝点水,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你们挤在屋子里,多丧眼,都给我爬出去,到早晨再来闹洞房不迟。”

没有人敢接陈二娘的歌谣词儿。新娘子周莹悄悄拉了一下陈二娘衣衿,低声说:“二娘,你接着唱吧。”

一盆火苗腾跃的柴炭火,摆在内宅门内路中心,伴娘提示被红盖头罩住视野的新娘:“把腿举高,跨大步——”

新郎新娘二次双双跪下站起。

九撒鸳鸯偕白头,福禄齐眉同长命。

养儿养得满院红,媒人能把事办成。

这个炕,真叫嫽,能工巧匠经心造。

吴府内各院少爷蜜斯,轰笑声中,簇拥着新郎新娘向新房走去,贺客们则在吴府家人指导下,走向各院芦席棚里。刹时,插手婚礼的六百多名贺客,各归其位,内宅内仅剩下五十几位官吏与吴尉文的存亡之交。闲不住的孩子们,则在前后院内和席棚中窜来窜去,追逐嬉闹。

撒把核桃智能高,养儿长大穿锦袍。

洞房里传出阵阵轰笑声。吴聘自小就是病秧子,他缺场,也没人在乎。周莹不知详情,见不到新郎,内心天然有点不好受,又不敢说出口来,一小我闷声任人闹着、挤着,宽广富丽的新房塞了个水泄不通。吴府马夫陈三学的女人陈二娘,站在新娘炕前唱着陈腐的《撒床歌》:

傧相再喊:“三拜高堂——”

新郎吴聘立在路正中,只等新娘跨过火盆,便扯起红绫,指导新娘进入正堂拜六合,不料新娘一纵身从火盆上跳过,一下踩在他脚上,吴聘忍不住哎哟了一声。新娘从盖头下看得清楚,仓猝伸出右手,一把抓住哈腰摸脚尖的新郎,轻声问道:“踩疼没有?”新郎一听忙说:“没,没,谁知你一步跨了五尺远,正踩在我脚上!”

陈二娘来了精力,端过桌上一笸箩染得红里透紫的花生、红枣、核桃,一边朝炕头摞的新被上撒着,一边唱着:

小琴回了声“是”,便出了房门。

八仙桌儿当中放,送子娘娘笑眼张。

花轿到门前,鼓乐一声喧。

吴聘将周莹指导进入洞房后,胃里一阵上翻,哈腰干呕了几声,就要向下倒去,紧随他身边的书童背了吴聘,便往书房奔去。因为事出俄然,周莹并没多想,只好一小我进房,坐上了炕。吴聘不在,盖头天然没人敢揭,以是凑热烈的人一向没法看清周莹到底长啥模样。

陈二娘一仰脖咕咚咚把一杯水灌进肚去,嗓子仍干涩难忍,眼泪也咳了出来,一下变得狼狈不堪,人群中笑声哗然。陈二娘又急又臊,放动手中笸箩,吃紧挤出人群,向新房外跑去。

欢笑声中手联袂,抬腿就能上热炕。

本日喜临门,吴府迎新人。

撒把花生儿成双,多子多福金合座。

内宅门是圆穹修建,但圆穹内又是框式布局,门两边爬墙藤密密匝匝,朱红色的门扉上黄铜狮头口衔梅花图案,是可贵一见的艺术佳品。

陈二娘十六岁嫁给陈三学,十多年里都在吴家地盘上流汗,固然无冬无夏,没春没秋,但不缺吃穿,不缺零费钱,是以对老爷是戴德戴德。在她眼里,吴尉文不但是一堡之主,并且是全堡人的衣食父母。吴尉文把上千亩地盘,交给全堡二百多户来自四周八方、无依无靠的佃农耕作,每年每亩地仅收三斗租粮,逢旱遇灾,便免收地租;还给无房者盖房安室,使他们成为安吴堡的长住住民。几十年来,安吴堡安然平和,没产生过一次匪盗贼偷事件,在泾阳、三原、淳化、高陵一带是独一的承平福地。以是,安吴堡人便编了很多民歌小调,来称道本身的故里,称道给安吴堡人带来安居乐业日子的吴大官人。《撒床歌》本是传播渭河南北两岸的婚娶风俗歌谣,各地为了凑热烈,很多自乐班子和官方艺人便各取所需,信口唱来,添词加句,越唱越长,唱到清同治期间,《撒床歌》已变成一首长达二百五十六句的歌谣。今儿个吴尉文为本身的宝贝儿子结婚结婚,陈二娘一早便进得吴府,忙前忙后,一心为吴聘娶妻唱一段吉利词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