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安吴商妇(晚清女首富周莹传) > 第3章

第3章[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三原县知县字天朝,与吴尉文虽非八拜之交,但亦算无话不说、推心置腹的朋友,是以并不推让,执笔在手,深思中回视了世人一眼笑道:“尉文兄实乃难为下官了……”

泾阳县知县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说:“承蒙尉文兄看得起小弟。小弟鄙人,勉为其难吧。”说话直接过家人递过的羊毫,走下台阶,略一深思,举臂悬空,在门框上的红纸上龙飞凤舞写下:

笑嚷声中,浑厚俭朴的庄户男人们,立在几张摆满鞭炮的方桌后,动摇手里还没扑灭的火香,大声嚷嚷道:“快点香,轿车顿时就到堡子门口啦……”嚷叫声中,一名银须飘胸、红光满面、精力矍铄的老者从城门洞里走出来,扬扬手说:“别急,别急,听我批示,迎亲炮要点到节骨眼上,早了三娘圣母赶不到,迟了送子娘娘会不欢畅,那就麻达啦。”

有人大声问:“槐树爷,是啥麻达呀?”

吴府大少爷吴聘迎亲喜信,半个月前便传遍了渭河南北两岸,泾阳、三原、高陵、耀州、乾州、咸阳、西安、旬邑、淳化,东至潼关、西珍宝鸡,凡与吴府有着干系的各地官宦名儒、士农工商,无一不缺地都接到了吴府请柬。阳春三月三日,通向安吴堡的各条门路上,便呈现了前去安吴堡道贺的车辆、马匹。

阳春的太阳吊挂在头顶,照得大地暖洋洋的。坐北向南的安吴堡城门外,铺撒了黄沙的干净路面上,充满了清楚混乱的足迹,堡内的乡民们不约而同拥出城门洞,站在路的两边,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向传来鼓乐声的方向了望着,迎亲步队垂垂走近。高大的城堡上,数十面龙凤旗顶风飘展,不时收回猎猎响声。钉满了圆头铁钉的两扇高大厚重的堡门上,摆布两边各贴着一个五尺大小的红双喜字,两盏扑灭蜡烛的四尺大红灯笼,把城门洞口照得红光闪动。几个玩皮的孩子站在灯笼下,抬头指画着喊叫着:“灯笼灯笼再亮亮,给我娶个好婆娘;灯笼灯笼你笑笑,我和媳妇亲嘴了。”

佳宾高朋们一个个随在吴尉文身后,鱼贯而行,一向走到大门外方留步散立。

吴尉文为了给儿子迎亲,思谋再三后,在安吴堡搭建了十座席棚,各能包容三十桌席面,在十六间大厅里摆下十桌高朋席。吴府正堂设下三桌主席,内宅里摆下八桌嫡亲席。光是凤翔柳林镇的凤翔烧酒就用大车运返来十几车,藏在酒窖里。

世人笑嚷声中进大门至二门,吴尉文回身抱拳向三原县知县见礼说:“天朝兄请勿推让哟!”

“三原孟店村周海潮的令媛,嫁给咱泾阳安吴堡吴尉文老爷的公子吴聘为妻,才是真正的门当户对哩。”

当安吴堡外如雷般轰鸣的三眼铳响声传进吴尉文耳朵时,吴尉文起家向前来道贺的百十位高朋抱拳道:“尉文这里有请诸位仁兄小做舒筋动骨之劳,前去大门、二门、三门一走,共书三门喜联如何?”

公元1885年阳春三月的三秦大地,寒意未尽,只是阳春烟景装点了残雪薄霜留下的陈迹,给从隆冬中挣扎过来的生命以复苏的力量,去驱逐杏花滴露、柳絮沾衣季候的到来。

百十位高朋,都是各地驰名有望、有权有势、富甲一方的人物,听吴尉文如此讲,无不感到高耸别致,因而纷繁离座,笑声中群情道:“尉文兄别出机杼,实乃奇思妙想,但不知尉文兄将点哪几位仁兄挥毫献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