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首发[第1页/共4页]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莱山,其木多檀(t2n)楮(ch(),其鸟多罗罗,是食人。
【注释】1琅玕:像玉一样的石头。2■:同“抽”。引出,提取。3大泽:后稷所葬的处所。传说后稷出世今后,就很灵慧并且先知,到他死时,便化形而遁于大泽成为神。4后稷:周人的先祖。相传他在虞舜时任农官,长于种庄稼。5■木:特别高大的树木。若:即若木,神话传说中的树,具有奇特而神灵的特性。6鸇:鹞鹰一类的鸟。7抟: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8□□:大水。这里指水从山上流下时广漠而四溢的模样。9洛洛:描述水流声。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y#u)水。此中多蠃(l$u)母,其上多青、雄黄,多藏琅(l2ng)馯(g1n)、黄金、玉1,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采黄金银。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sh2o)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ch#u)2。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望大泽3,后稷所潜也4。此中多玉,其阴多榣木之有若5。北望诸■(p0),槐鬼离仑居之,鹰鸇(zh1n)之所宅也6。东望(恒)[桓]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抟](tu2n)7。爰有□□8,其清洛洛9。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xi4n)则其邑有兵。
【注释】1员:通“圆”。柎:花萼。是由多少萼片构成,处在花的外轮,起庇护花芽的感化。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1,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y^u)时2。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y0),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此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f6if6i)汤汤(sh1ngsh1ng)1,黄帝是食是飨(xi3ng)2。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3。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4,而投之钟山之阳。瑾(j!n)瑜之玉为良5,坚(粟)[栗]紧密6,浊泽(有)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六合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
【译文】往西北三百里,是座长沙山。泚水从这里发源,向北流入泑水,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多的是石青、雄黄。
【译文】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是座莱山,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檀树和构树,而禽鸟大多是罗罗鸟,是能吃人的。
【译文】总计西方第二列山系之首尾,自钤山起到莱山止,一共十七座山,路过四千一百四十里。此中十座山的山神,都是人的面孔而马的身子。另有七座山的山神都是人的面孔而牛的身子,四只脚和一条臂,扶着拐杖行走,这就是所谓的飞兽之神,祭奠这七位山神,在毛物顶用猪、羊作祭品,将其放在白茅草席上。别的那十位山神,祭奠的典礼,在毛物顶用一只公鸡,祭奠神时不消米作祭品;毛物的色彩要杂而不必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