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2页/共3页]
“不敢?这是你的功课吧。你看看上头的字,如果换成朱批,说是御笔也没几小我会思疑。”
弘历见和珅低着头,一副惶惑然的模样,顷刻间也于心不忍,和缓了语气道:“这首诗既不是你作的,那你可知是出自何人之手,作诗之人意欲何为啊?”
弘历每晚闭上眼睛,耳边都会回荡着和珅在他临终前的呼喊:“皇上啊,您就这么走了,您让主子如何办?”
这话说完,又是一室沉寂。弘历也不说话,端起桌上新沏的茶水,慢悠悠地品了一口。却在世人都放松警戒之际,猛地将茶杯重重地放在案上,一声闷响明示着他的肝火:“刘统勋?好一张如簧巧舌,他吴省兰算个甚么东西,能教出刘统勋,他顶多也就能教出个和珅。你和珅又是个甚么官,清正廉洁,明察秋毫,你哪个字能做到?”
和珅回想了一下诗文,安闲应道:“门生觉得,这‘千人石上坐千人’指的是这官学中的万千学子;这‘一半清来一半明’,是指此中的门生,将来为官清正廉洁,明察秋毫;至于这‘两朝天子一朝臣’,指的是我们大清的两朝元老,颇受百姓恋慕的刘统勋刘大人。这诗里的意义是,寄语吴教习,但愿他将来能多培养几位像刘大人那样的栋梁之才。”
但是弘历比谁都清楚,他离不开和珅。
就是这一句话,将乌喇那拉氏气得绞了头发。弘历命人收缴了她的金印金册,一国之母只剩下个浮名。
幼年气盛的帝王含笑着应道:“朕的心中所想,和珅都能贯穿。朕想不到的,和珅都替朕想到了。如果哪一日,皇后也能做到这些,朕天然会多看皇后一眼。”
“和珅不敢。”和珅挪了挪跪麻了的腿,冷不防却被一叠稿纸砸中了脑门。
弘历看着和珅被押送游街时,沿途喝采的百姓冒死地往和珅身上扔臭鸡蛋。腥臭的蛋液顺着那张蕉萃的俊脸缓缓滑落,弘历俄然就感觉本身错了。
在太前面前,他要做个好儿子;在后妃面前,他要做个好丈夫;在满朝文武面前,他要做个严肃的君主;唯独在和珅面前,他能做一回无所顾忌的清闲天子。
和珅心下一沉,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本来这冯霁雯是和珅的老婆。真正的和珅就是靠着她的祖父冯英廉的名誉和权势发了迹。可现在,她却被指给了傅恒的四儿子,福长安。
他竭尽所能地放纵和珅,只因为他信赖:和珅毫不会棍骗他、孤负他、叛变他。在和珅的劝说下,他坐上太上皇的位子。他持续将大权紧紧地握在本身的手里,却没想到引来了新皇嘉庆对和珅的忌恨。
汗青竟真的重来一次。
垂垂地,他发明本身越来越依靠和珅。只要能和他呆在一起,便心安欢愉。他不晓得这类情感是甚么,但是他乐意将和珅绑在他的身边。从御前大臣到外务府总管,他许给和珅高官厚禄,世人羡慕的权益。他的糊口起居,他的平常出行,他的脾气表情,没有人比和珅更清楚。
弘历这一回想,就将和珅晾在了一边。和珅伏在地上,帝王的沉默让时候变得分外难过。
到了最后,他的好儿子嘉庆天子终究积累了充足的气力,一举擒拿了和珅。短短数日之间,就将和珅夺职、抄家、下狱。他看着畴前他各式放纵的人,涕泗横流地跪在新帝面前,凄哀地哭诉道:“主子家中另有妻儿,求皇上饶主子一命。主子愿为皇上做牛做马,任凭皇上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