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 > 第七章 第二个猛人

第七章 第二个猛人[第9页/共10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所谓合作,就是客气客气,就官职而言,洪承畴是总督,曹文诏是总兵,洪承畴是进士,曹文诏是老粗,根基上,洪承畴如何说,曹文诏就如何做,相称听话。

为了完整肃除这个亲信之患,洪承畴决定,跟曹文诏合作。

当然,对于这些,曹文诏是没有兴趣的,到任后一个月,他就脱手了。

然后,他来到了西北。

就这么办了,紫金梁合作,他去榆社,老回回(三十六营之一)去武乡,过天星(三十六营之一)去高泽。

在统统的叛逆兵中,最能打的、最能对峙的,就是神一魁。

按照史料记录,左良玉身材很高,作战很猛,且足智多谋,虽说没文明,但很懂兵法,每次兵戈都给人下套挖坑,别的,他小我的战役技术也相称短长。

不过不要紧,就算名将,也有阐扬变态的时候,何况另有个不会阐扬变态的名将。

点灯子

曹文诏同道就惨了,固然他保住了大同,但作为最高批示官,任务是跑不掉的,幸亏朝廷里有人帮他说几句话,才捞了个戴罪建功。

家里的事要管,内里的事也得管,毕竟手底下能兵戈的人就这么多,要有两个曹文诏,这事就结了。

实在曹文诏也很愁闷,谁让你有三万人,我只要三千,只能渐渐打。

凡是状况下,都打残了,也就拉倒了。

跟以往一样,这三十六位头子,有三十六个外号,大抵以下:

不幸

他的生长经历,跟曹文诏近似,但他混得比曹文诏好,到崇祯元年的时候,就已经混到了都司。

并且就人数而言,也差点儿,水浒豪杰们,统共是一百单八个,此次只要三十六个,也就够个天罡。

群殴以后,民军撑不住了,决定向庆阳撤退。

皇太极眼看没希冀,抢了点儿东西也就撤了。

从戎的没拿到人为,才兵变,左良玉有人为,天然不插手,但部下的兵叛变,他负带领任务,就这么被赶回了家。

紫金梁、闯王、八大王、曹操、闯塌天、闯将、扫地王、黑煞神……

李都司估计是读过史乘的,起码看过淝水之战,他当即派人在军中大喊:曹文诏已死!

他很惊骇,以是他逃窜,但残暴的究竟奉告他,持续跑,是没有前程的。

这类说法是客观的,倒是不全面的,因为曹总兵不但玩硬的,还玩阴的。

这句话的意义是,曹文诏放走了这小我,并操纵他使了个反间计,忽悠了他的翅膀,杀掉了四大首级中的赤军友。

对于这小我,我想就没需求多说了,从熊廷弼、孙承宗到袁崇焕,他都跟过,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阿敏,他都打过。

王嘉胤甚么来源,说法很多,靠谱的未几,但在当时那一拨人里,他是很牛的,之前我说过,在他部下,有个叫张献忠的小喽啰,趁便再说句,厥后威震天下、被称为“闯王”的高迎祥(李自成是闯王2.0版本),都是他的人,给他打工。

对于皇太极的此次打击,崇祯是有筹办的,但当打击开端的时候,才发明筹办不敷。

最后,是最牛的一名,闯将——李自成。

对首级们而言,现在觉悟,已经太晚了。

副角死光了,但龙套并没死,因为活不下去的人,毕竟还是活不下去,头头死了,就另找活路。

但紫金梁、八大王们明白了,混到明天,再不躲就没命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