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 > 第八章 天下第一幕僚

第八章 天下第一幕僚[第2页/共9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按说事情到了这里,俞大侠应当翻身了,但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也就产生在这儿。

胡宗宪是一个非常严厉的人,对部属也贫乏耐烦,动辄诘责漫骂,谁要敢在他开会的时候来这么一手,打个半死拖出去喂狗也不奇特。

以是终究能博得公认,获此殊荣的,只要三小我:解缙、杨慎、徐渭。

但是事情坏就坏在这个不计前嫌上。

这句话的浅显意义是,如果我能到青藤门下,给他当条狗,就心对劲足了。

照这个说法,让先人佩服不已的高超画技,竟然是徐渭先生最不消心(相对而言)的专业,实在是耸人听闻。

骄横的胡总督竟然让步了,让步给一个穷秀才,这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怪事。

胡宗宪寻觅的,不是个把能打的和尚。武林妙手打打群架还行,在千军万马的疆场上,也只是废柴一根。只要运筹帷幄的将领,才气为他处理底子题目。

但是(这个词常常呈现在俞大猷的人生中),不久以后,闲不住的俞大猷又插手了胡宗宪的追击战(之前提到的那次),固然终究败北,但俞大猷在战役中倾尽尽力,表示非常英勇。

徐渭,正德十六年生,浙江绍兴人,平生一大癖好是给本身取名字外号。曾用名数不堪数,如徐文清、青藤羽士、田水月、漱白叟,等等,当然此中最驰名的,还是徐文长。

我固然不肯帮俞大猷背黑锅,却能够替他证明一点,那就是俞先生的的确确是一名工夫了得的绝顶妙手。

被贬官的俞大猷不喊冤,也不泄气。王江泾大捷以后不久,他作为苏松巡抚曹邦辅的部属,插手了浒墅战役,再次大破倭寇。按说事情到这里,也算美满结束了。

徐渭的前二十年还是很顺利的。二十岁时,他考中了秀才,此时他的名声已经不小了,刚好当时的吏部郎中薛蕙到了浙江,传闻了他的才气,叫来一聊,顿时惊为天人,连连赞誉他是最杰出的人才。

究竟证明,好好学习,每天向上,才是中第的最好路子。想玩花腔,走后门,几近能够必定是死路一条。

更加风趣的是,这位仁兄吃饱了饭后,就喜好四周瞎转悠,不分场合,不分地点。有一次胡宗宪在议事堂召开首要军事集会,与会者包含俞大猷、卢镗等初级将领,大师正屏气凝神地听胡总督训话,徐渭俄然闯了出去。

当然,空口说口语是没用的,叛军也不是痴人。为加强压服教诲的效力,形象揭示不投降的结果,俞大侠败兴当场演出了本身的成本行――剑术,一套剑法耍得虎虎生威,煞有阵容,把叛军兄弟唬得一愣一愣,末端还美其名曰:教习击剑。

荣幸的是,他没费多少工夫,就找到了第一小我选。

有了这位中心正厅级别干部的吹嘘,徐渭的名誉更大了。他抖擞精力,筹办再接再厉,插手乡试考取举人,直至那最后的目标地――北京。

作为永乐大典的总编官,解缙被公以为博学第一。而跟天子过不去、聚众肇事的杨慎,因为整天待在山沟里,无事可干,传闻读遍了天下群书,被推为博览第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