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淮南三叛终,游山遇仙品(上)[第1页/共3页]
嵇康一惊,王烈此名对当世人来讲可谓如雷贯耳。他本为邯郸人士,姓王名烈字长休,因常服黄精仙药而修得长生之术。汉朝时便有人见他出入山林,因善于攀越峭壁,在山中行走如飞,故而被世人所知。厥后他的事迹被人们传得更加神乎其神,有人乃至推算他已活了二百年之久。不管传说是否为真,观其本日之风采,确是一名世外高人。
二人默契之至,随即安设下来,将太极堂打扫一新,重开义诊。常日里病患多时,嵇康便在太极堂坐诊,无人时,便去竹林精舍教村中后辈读书。偶然还到云台山的百家岩上打铁淬剑,将打好的铁剑、耕具卖来换钱。曹璺也亲身劳作,与平常村妇无异。一时候夫唱妇随,被百姓传为嘉话。嵇康常在百家岩淬剑采药,不想这日却遇见一名怪杰。
“龙是没有,凤倒有一个,你父王乃亲王诸侯,你也勉强算得一只小凤凰吧。我是你的夫君,天然是攀龙附凤,身份不凡。”
王烈道:“你先学会方才的攀附之法,我再来教你。”
“那敢问先生,如何才气得道?”
“你呀,就会胡说!”曹璺嗔他一句,四周看着太极堂的遗物,医具、药柜、医书样样具足,点头道,“此处若好好清算一番,的确能够重焕光彩。不如就依你的,我们便将这太极堂重开起来!”
“隐士王烈。”王烈轻巧一答,腔调温润,如弱冠青年。
“叫我长休便可。不是我自夸,仅安闲貌来看,我比你还芳华几岁,不是么?”王烈轻巧一跃,坐上高大的梧桐树枝,笑道。
“若真如此,你今后可要辛苦了。”
“不害臊!献帝为龙,姑母为凤,故而称作龙凤医家,你我二人算得甚么龙凤?”
为了教养百姓,曹节还将本地的书院精舍修整一新,亲身担负学监。因书院就建在云台山下竹林之畔,也有人称之为“竹林精舍”。嵇康与曹璺来到修武县时,刘协与曹节早已故去多年。虽是故去,一起行来,总能闻声百姓闲谈中报告他们的故事,赞他们的是“龙凤医家”。可嵇康到时,“太极堂”早已荒废不堪。而“竹林精舍”也不复昔日昌隆。
嵇康道:“先生为何教我?”
“道分六法,‘心斋’、‘守一’、‘坐忘’、‘朝彻’、‘调息’、‘凝神’,入妙真化境,方可成道。”
这日,赵至又在屋里建议癫狂。母亲送来的吃食皆被他一脚踢翻,然后蹲在地上捡脏了的饭菜来吃。母亲看不下去,进屋制止,却被他逮住机遇,一步窜出屋子,疯跑出去。他毫无方向,一起疾走,直跑了4、五里路,才被母亲带着邻居追了返来。为了治好他的狂病,母亲将他送到张属府中。张属又是请医诊治,又是好言安慰,赵至这才略微减缓,在张属处住了下来,整日攥着嵇康留给他的草药袋子,神态恍忽。
因而,嵇康每隔几日便来百家岩与王烈同游,初时还是远远落在前面,厥后便越攀越快,三个月后几近能与王烈比肩并行,而王烈也开端传授他“心斋”、“守一”、“坐忘”之法。不但如此,王烈还将服食黄精之术传给了他。他学会后,用豌豆、怀山药、黄精等几样东西制成糕点,教给村民服食,老百姓非常喜好,管它叫做“七贤澄沙糕”。
嵇康心中暗道,这高人忽而高深莫测如老叟,忽而天真烂漫若赤子,当真敬爱。或许恰是因为他如此心性,才修生长生之术。便道:“应如何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