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淮南三叛终,游山遇仙品(上)[第1页/共3页]
“谢先生指导。”
“那敢问先生,如何才气得道?”
“不害臊!献帝为龙,姑母为凤,故而称作龙凤医家,你我二人算得甚么龙凤?”
“好说,好说!”
因而,嵇康每隔几日便来百家岩与王烈同游,初时还是远远落在前面,厥后便越攀越快,三个月后几近能与王烈比肩并行,而王烈也开端传授他“心斋”、“守一”、“坐忘”之法。不但如此,王烈还将服食黄精之术传给了他。他学会后,用豌豆、怀山药、黄精等几样东西制成糕点,教给村民服食,老百姓非常喜好,管它叫做“七贤澄沙糕”。
“道分六法,‘心斋’、‘守一’、‘坐忘’、‘朝彻’、‘调息’、‘凝神’,入妙真化境,方可成道。”
百家岩石壁林立,峻峭非常,攀爬也较为艰巨。嵇康经常来此,仍觉爬起来有些吃力。他正在半山腰安息,却见一青年男人从身边攀附而上,行动轻松,身形妥当,翻越山间如履高山。那人攀上一个山头,居高临下对嵇康道:“万千皆一,大道唯真,玄不成知,妙不成言。来来来,随我来!”
嵇康道:“先生为何教我?”
王烈全然不恼,荡着树枝,银发在手中打着旋,道:“好没层次!我这一头银发,可不是随随便便就修成的!你若想修成我这般模样,少说也要再花两百年!”
“叫我长休便可。不是我自夸,仅安闲貌来看,我比你还芳华几岁,不是么?”王烈轻巧一跃,坐上高大的梧桐树枝,笑道。
“隐士王烈。”王烈轻巧一答,腔调温润,如弱冠青年。
“即临即正,即正即真,体道契真,通达顶真。形神合一,自如化境!”那人盘膝坐定,对他念叨。
自从赵至在太学寻不见嵇康以后,便辞了太学之课,一心一意去寻嵇康。传闻嵇康在山阳有个故居,他星夜前去,但却扑了个空。他在山阳苦等半月,仍不见人,身心怠倦,回到洛阳母亲家中。还没安息几日,便又筹办出门去寻。母亲见他为了拜个甚么师父,那么多人烧高香也进不去的太学也不读了,小小年纪在内里乱跑,这才刚返来几日,又要出门,便不问青红皂白,一把大锁将赵至锁在家中,让他死了这条心。谁知这一锁不要紧,赵至见寻师有望,对嵇康的思慕之情愈发难以按捺,初时还向母亲苦苦要求,厥后便整日一言不发楞坐屋中,再厥后便暴露癫狂之态,嬉笑哭骂,举止无状,把母亲吓得不知所措。
“你呀,就会胡说!”曹璺嗔他一句,四周看着太极堂的遗物,医具、药柜、医书样样具足,点头道,“此处若好好清算一番,的确能够重焕光彩。不如就依你的,我们便将这太极堂重开起来!”
王烈闭目吐纳,悠然答曰:“奇份际化,亘道交衍,你我有缘。”
二人默契之至,随即安设下来,将太极堂打扫一新,重开义诊。常日里病患多时,嵇康便在太极堂坐诊,无人时,便去竹林精舍教村中后辈读书。偶然还到云台山的百家岩上打铁淬剑,将打好的铁剑、耕具卖来换钱。曹璺也亲身劳作,与平常村妇无异。一时候夫唱妇随,被百姓传为嘉话。嵇康常在百家岩淬剑采药,不想这日却遇见一名怪杰。
嵇康又问:“如此六法,当如何修持?”
为了教养百姓,曹节还将本地的书院精舍修整一新,亲身担负学监。因书院就建在云台山下竹林之畔,也有人称之为“竹林精舍”。嵇康与曹璺来到修武县时,刘协与曹节早已故去多年。虽是故去,一起行来,总能闻声百姓闲谈中报告他们的故事,赞他们的是“龙凤医家”。可嵇康到时,“太极堂”早已荒废不堪。而“竹林精舍”也不复昔日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