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玄幻奇幻 >中国哲学简史 > 第43章 新儒家:宇宙发生论者(1)

第43章 新儒家:宇宙发生论者(1)[第3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照新儒家的说法,心无欲,则如明镜,老是能够当即客观地反应面前的任何工具。镜的明,比如心的“明”;镜的当即反应,比如心的“通”。心无欲,则对于外来刺激的天然反应,落实在行动上都是直的。因为直,以是“公”;因为公,以是一视同仁,也就是“溥”。

《易传》的《系辞传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图说》就是这个看法的生长。它固然很短,倒是朱熹(1130―12)的宇宙产生论的根基大纲。朱熹如果不是新儒家最大的哲学家,也是新儒家最大的哲学家之一。在第二十五章将要比较详细地讲他。

公元589年,中国颠末数世纪的分裂以后,又由隋朝(590―617)同一起来。但是不久隋朝又被唐朝(618年至906年)代替,唐朝是一个强大的高度集合的皇朝。唐朝在文明上、政治上都是中国的黄金期间,可与汉朝媲美,在某些方面又超越了汉朝。

直到唐朝的后半叶,才出了两小我,韩愈(768―824)与李翱(约844年卒),他们做出了真正的尽力,为了答复他们当代的题目而重新解释《大学》、《中庸》。韩愈在其文《原道》里写道:“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祥。”(《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一)

韩愈和李翱

《太极图说》云:“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精力涵养的体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