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玄幻奇幻 >中国哲学简史 > 第32章 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董仲舒(1)

第32章 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董仲舒(1)[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个期间之前的儒家以为,社会有“五伦”,即君臣、父子、佳耦、兄弟、朋友。董仲舒从当选出“三伦”,称为“三纲”。“纲”字的意义是网的大绳,统统的细绳都连在大绳上。君为臣纲,就是说,君为臣之主。夫为妻纲,父为子纲,都是这个意义。

社会伦理学说

据董仲舒说,宇宙由十种成分构成:天、地、阴、阳,五行的木、火、土、金、水,最后是人(见《春秋繁露・六合阴阳》,以下只注篇名)。他的阴阳看法很详细。他说:“六合之间,有阴阳之气,常渐人者,若水常渐鱼也。以是异于水者,可见与不成见耳。”(《如天之为》)

但是这两位哲学家的分歧,实际上不过是用语分歧。董仲舒本身就说:“孟子下质于禽兽之所为,故曰性之已善;吾上质于贤人之所善,故谓性未善。”(《深察名号》)孟子与董仲舒的分歧,就如许归结为两个用语“已善”和“未善”的分歧。

与此相联络,董仲舒谈到争辩已久的老题目,就是人道,即人的质,是善是恶的题目。他分歧意孟子的性善说,他说:“善如米,性如禾。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米与善,人之继天而成于外也。非在天所为以内也。天所为,有所至于止。止以内谓之天,止以外谓之王教。王教在性外,而性不得不遂。”(《实性》)

董仲舒和阴阳家一样,以木、火、金、水各主管四时的一季,四方的一方。木主管东方和春季,火主管南边和夏季,金主管西方和春季,水主管北方和夏季。土主管中心并且扶助木、火、金、水。四时变更用阴阳运转来解释(《五行之义》)。

因为天有其阴阳,人是天的副本,以是民气也包含两个成分:性、情。董仲舒用“性”字,偶然取广义,偶然取狭义。就狭义说,性与情分开并且相对;就广义说,性包含情。在广义上,董仲舒偶然候以性为“质”,“性者,质也”(《深察名号》)。人的这类质,包含性(狭义)和情。由性而有仁,由情而有贪。狭义的性,相称于天的阳;情相称于天的阴(见《深察名号》)。

董仲舒是以夸大报酬和教养的感化,只要教养才令人与天、地划一。在这方面,他靠近荀子。但是他又和荀子分歧,分歧之处在于,他不以为人的质已经是恶的。善是性的持续,不是性的逆转。

以是四时窜改来自阴阳的盛衰,四时循环实际是阴阳循环。董仲舒说:“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是故天之道,以三时(春、夏、秋)成生,以一时(冬)丧死。”(《阴阳义》)

我在第十二章指出过,先秦思唯有两条分歧的线路:阴阳的线路,五行的线路。他们各自对宇宙的布局和发源做出了主动的解释。但是这两条线路厥后异化了,在董仲舒那边这类异化特别较着。以是在他的哲学中既看到阴阳学说,又看到五行学说。

董仲舒所定的五行挨次,与《洪范》所定的(见本书第十二章)分歧。他定的挨次是:第一是木、第二是火、第三是土、第四是金、第五是水(《五行之义》)。五行“比相生而间相胜”(《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之义》),这是“比相生”。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五行相胜》),这是“间相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