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美人书(1)[第5页/共6页]
相传会稽有一女郎,名唤李秀者,随父流寓豫章。适为燕客所见,倩媒纳聘,遂成花月期。岂知怜香护玉,北人终非当行。致秀郁郁不快,遂有绿绮白头之感。
时小青出居湖上未归,故有“内信传来”之句。当下盘桓,闲看了一会,即命肩舆由岳坟而行,及至天竺,小青拜祝已毕,又默占一绝云:
忽一日,语老妪曰:“可为我传语冤业郎,觅一良画师来。”
画师去后,取图张供榻前,焚香设梨酒而奠之,曰:“小青,小青,此中岂有汝缘分耶!”遂命侍婢捧过笔砚,为书以寄杨夫人,其书曰:
言讫泫然泣下。回顾侍婢俱已熟寝,遂援笔赋成一绝云:
岭上梅花三百树,一时应变杜鹃花。
呜呼!世之负才寥落,踯躅泥犁中,顾影自怜,若忽若失,如小青者,可胜道哉!
米癫癫笔落窗外,松岚秀处当我楼。
及随生至杭,其妇更加妒悍,一闻纳宠,吼声如雷,含怒而出。只见小青黛眉不展,容光暗淡,袅袅然好似迎烟芍药。妇自上至下把小青细心看了一会儿,但嘲笑曰:“斑斓!斑斓!”
及年十六,其母贪得金帛,遂不及详访清浊,即以小青许嫁冯生。小青一见冯生之状,嘈唼戚施,憨跳不韵,不觉泪如雨下,惨淡感喟曰:“我命休矣!”小青之怨自此始。
又一夕,风雨潇潇,梵钟初动,四顾悄悄,乃于书卷中捡出一帙《牡丹亭》,挑灯细玩。及读至“寻梦”、“冥会”诸出,不觉低首沉吟,废卷而叹曰:“我只道感春兴怨,只一小青。岂知痴情绮债,先有一个丽娘。然梦而死,死而生,一意缠绵,三年冰骨,而竟得梦中之人作偶。梅耶柳耶,岂当代果有其人耶!我徒问水中之影,汝真得梦里之人,是则薄命,良缘相去殊远。”
直至傍晚,冯生始踉跄而来,披帷一视,只见容光藻逸,衣态鲜好,如生前无病时,不觉长号顿足,呕血升余。
既而饮至半酣,杨夫人数取巨觞觞妇,妇已醉,徐语小青曰:“船有楼,汝可伴我一登。”比及登楼远眺,久之,抚小青之背,而附耳低言曰:“你看远山横黛,烟水空濛,好风景可惜,汝何自苦。岂不闻章台柳,亦尝倚红楼,而盼韩郎走马,汝乃作蒲团空观耶!”
然病益沉重,水粒俱绝,每日只饮梨汁一小盅许。然益明妆冶服,何尝草草梳裹,或拥襆欹坐,或呼琵琶妇唱盲词消遣。虽数晕数醒,终不蓬首偃卧也。
雪意阁如此不流,旧云正压新云头。
山在苏公堤畔,乃林和靖之故址。梅畦竹径,一水千峰,虽幸狺语得离,耳目清逸,然当梦回孤枕,听野寺之钟声;烟染长堤,望疏林之夕照,又何尝不黯然下泪也。因书一绝,以寄其幽怨云:
其二
青与生同姓,名唤玄玄。夙根颖异,姣好绝伦。当十岁时,遇一老尼,授以《心经》一卷。小青才读数遍,即能了了,复之不失一字。老尼曰:“此儿固然敏慧,但惜福薄。愿乞与我作为弟子。设或不肯,切不成令其识字,方有三十年之寿。”
唯是错配匪人,暮年处寡,心匪席而难卷,志如霜而莫污。江水可投,白刃可蹈,此心耿耿,百挫不回,唯欲从我夫子于地下耳。如此方可谓之至难,故曰:“凌寒然后知松柏以后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