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美人书(7)[第1页/共6页]
最怜月转西廊下,有客高歌曲未央。
一日盛排筵席,遍延同社,俱是宦家贵裔,貂裘珠履,烂然满座。
时有金陵女子唤谢湘兰者,寓招庆寺外,能以悬笔请仙,常常神异。云卿乃令人延请至室,焚香暗祝。斯须,其笔疾书云:“子所问者,乃毕生事也。”云卿竦然称异。俄又笔动如飞,写出一词曰:
后代情多未可嗔,坐谈岂比事临身。
其二
云卿见书,微微含笑,其缄报之词,亦备载于左:
其二
浪迹江湖数百年,可知非鬼亦非仙。
一樽欲贳看花醉,笑拔金钗付酒垆。
有一老苍头,唤为丘润三者,双目虽瞽,而性极聪敏。闻嵋迟疑咄咄之声,遂问曰:“郎君有何苦衷不决,何不问于老奴?”
本来次日即为望夕。当夜淡云笼汉,星月微明。月嵋悄悄步出前街,向扉而徒倚久之。俄闻门内有咳嗽声,月嵋亦微微咳嗽。斯须门启,云卿在前,一婢背负包裹,随后而出,即芳苹也。
云卿学甫半载,尽得其奥。便能自谱新声,其名品甚异,有《双雁飞》、《红窗静》数曲,宫商稳叶,词意清妍。每一操弄,其声杳渺凄婉,真有泰初遗音。
一夕吐血数升而死,年才二十三。云卿抚棺而泣曰:“曩时鼓琴自卜,而断第三弦,吾觉得不祥,岂知伉俪果止于三载乎!哀哉!夫子不纳我言,而竟以贪饮短命,祸实自贻。”乃作二绝以挽之曰:
六桥烟柳映西湖,画舫争看载玉壶。
烟霭遥连山外寺,歌乐时闹水边凫。
遇崖则迁,遇山则息。
是日将晓,张翁犹在酣寝,婢女惊报其故,翁喟然曰:“是予之过也,若为早嫁,安有此事。”即遣人密报讷斋。
及予为美人书,欲足十二媛之数,而缺其一,始慨但是叹曰:“若郝湘娥者,不成谓之美人乎哉!其纤肌嫩质,则白家之小蛮也;以死殉节,则季伦之绿珠也。而况加以性资敏巧,诗句清爽,虽求之古来名媛,亦不成多见,乌得以婢妾之微而弃其贞烈之行耶!则予所取重,又不徒以其素净罢了。世之君子,毋踵余之陋,而疑北地必无美如睘风也。集郝湘娥为第八。
春日偏宜西子湖,晨风到处唤提壶。
月嵋、云卿既避居湖上,日令崔凤入城,密询动静。数日以后,寂无动静,遂得放心出游。于时正值暮春季气,花柳争妍。自晨至夕,画艇兰桡,满湖歌吹相接,云卿尝赋诗一概云:
云卿悄悄立于屏后窥之,诸婢历指座客,而语云卿曰:某某乃新举人,某某俱是某宦之子。及数至末座一少年,巾破折角,衣敝如鹑,不觉惊笑曰:“此乃穷乞儿,安得在席?”
忽一日,有媒妇沈氏者,携一幼女来鬻。讯其姓氏,曰郝姓湘娥,年才十一,修眉秀发,容色丽娟,翁乃厚其价以婢之。盖因翁家故多婢媵,而皆粗陋庸劣,故翁绝喜湘娥,即令为珍姑伴读。
漫芳杜甫寻诗句,堪倩王维入画图。
有顷鸡鸣,揽衣而起,遂自涌金门至湖,潜避于嵋之舅氏崔风家。
遂择期往见讷斋。初时果大怒不出,及云卿哀号宛转,跪于膝前,讷斋便亦唏嘘泪下,而欢爱如初。
云卿看毕,即为书以答之曰:
珍姑笑谓湘娥曰:“汝尝自大能诗,何不亦咏一绝,以与二美争雄?”湘娥不假思考,回声吟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