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收获很大[第1页/共2页]
“行啊,没题目。我给你一个菜单。”
梁晓秀又问:“王大哥,我看看你们的菜单行不可?”
“是好朋友。我在巴黎熟谙十几小我,此中最好的朋友是罗成、章义和王大冰三小我。这三个朋友都让你用上了。”
“那您把阿谁法国人先容给我们,行不可?”梁晓秀不放过任何机遇。
在路上宋福禄先容说,王大冰的餐馆名字挺古怪,叫“上海1941”。他估计那家餐馆是1941年上海人在巴黎开的中餐馆。王大冰10年前接办那家餐馆,他的餐馆在13区名誉最大,很受老外的欢迎。
上午11点钟,办事生就把菜端上来,王大冰陪着宋福禄和梁晓秀坐在餐厅的一个角落用饭。那天梁晓秀公然吃到了几样特长菜:麻婆豆腐、宫保鸡丁、香酥鸭、京酱肉丝和酸辣汤。
“我们就去王大冰的餐馆吧,”宋福禄自傲地说,“他会帮我们的忙。”
她问王大冰,他们店另有那些特长菜遭到老外的欢迎。
王大冰说的每句话,梁晓秀都牢服膺在内心,恐怕遗漏哪句话。在她看来,王大冰的话就是真谛,就是金玉良言,不能遗漏半句。她当即就决定在王大冰店里“蹲点”,全面考查中餐和老外主顾。
王大冰指着春卷高傲地说:“这是王氏春卷,老外最喜好的主食。”
“太好了,王大哥。我真不晓得如何感激您!”
梁晓秀一眼就看到了麻婆豆腐的代价:12欧元一盘。她在罗成的豆腐作坊刚学会做豆腐,她估计出一盘麻婆豆腐的本钱价最多不超越2欧元。她想:一盘麻婆豆腐就赚10欧元,真不得了。一天如果能卖出10盘麻婆豆腐,光是这道菜就能赚到100欧元,折分解群众币相称于1000元,而那是她家一年的支出啊。
梁晓秀感觉王大冰说得非常有事理:要想赢利,就必须有特长菜。她说,他们目前店里只要两小我,餐馆开业后,他们也没有精力做很多菜,以是她想主攻特长菜。
王大冰这时说了一句话:“一个店要想赢利,必须得有特长菜。而要做好特长菜,关头在于厨师。我们店这几道菜,福禄都会做。你们在里尔开店,我看题目不大。”
宋福禄想了想,想到了他的另一个朋友王大冰。宋福禄曾在王大冰的餐馆临时帮过厨,和他很熟谙。
梁晓秀看到王大冰的菜单上统共有12种菜品,固然不算多,但与其他中餐馆比起来算是菜品丰富的菜单了。
她说:“王大哥,我想照你的菜单制作一份菜单。你看行吗?”
12点半,他们三人吃完饭,正喝茶时,阿谁会说中国话的法国客人公然来餐馆了。
梁晓秀用感激的目光看着宋福禄,心想他这小我别看话未几,还真交了几个好朋友。这几个朋友比堂叔仗义,对他们是至心真意的,令她很打动。古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宋福禄能交上如许几个好朋友,申明他还是有目光的。
“我还想翻译一些中笔墨,您能帮我找人翻成法文吗?”
梁晓秀说:“王大哥,我听福禄说你的餐馆很受老外的欢迎,我想就教一些题目,你不介怀吧?”
“那有甚么不可的。”王大冰把菜单递给梁晓秀。
“没题目。你们刚开店,我有任务帮你们一把。明天中午你们就在我店里用饭,我让厨师做几道老外喜好吃的特长菜,你们体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