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筝歌(清穿皇太极) > 第145章 继位为汗(四)

第145章 继位为汗(四)[第2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林丹汗西迁以来,固然获得一些军事胜利,但却获咎了大多数蒙古封建主,使他堕入孤家寡人的地步,离同一蒙古的胡想也越来越悠远。当时漠西和漠北本来就不臣服林丹汗,漠南诸部则在林丹汗的打击下纷繁东投后金。林丹汗虽获得富庶的右翼故地,但因为战役,“畜牧匮乏”[23],各部流浪失所。加上“塞外霜早,颗粒无收兼厉疫流行”[24],蒙古诸部几入绝境。而各部的抵当也大大减弱了察哈尔部本身的力量:“插(察哈尔部)之疲甚、饿甚、穷甚”[25],其兵员严峻减耗,“插有马约备仅收四万,插众不满五万”。[25]

后代降金

明朝对林丹汗评价较低,称他“幼年嗜酒色”[21]、“沉湎酒色”[15]、“嗜利好色,驭下没法”。[31]另一方面又说他是“虏中名王,尤称桀骜”。[4]

林丹汗逃亡青海,避祸熬程中部众大量流失,1633年四月,两翼大总官塔什海、虎鲁克寨桑投降后金。六月,巴达西寨桑等5个头子率千余户投降。同时又贫乏粮食,乃至到了“杀人易食”的境地。[27]1633年,林丹汗五次攻掠明边,1634年,更是持续在3、4、蒲月出兵,闰八月乃至和洪承畴比武,都是为了获得粮食。他在青海时,与漠北外喀尔喀的绰克图台吉(却图汗)、西藏的藏巴汗、康区的白利土司月顿多吉缔盟,因为他们都不信奉黄教,以是被称为“反黄教联盟”。[28]林丹汗试图操纵这个联盟东山复兴。但是天不假年,就在1634年夏秋之际,林丹汗因天花死于青海大草滩,结束了叱咤风云的平生。

1617年,西藏萨迦派僧侣沙尔呼图克图达到蒙古地区,寻觅本身的支撑者,林丹汗为沙尔呼图克图的神通所佩服,并封他为国师,并接管通俗密乘之灌顶,因而林丹汗由黄教改信红教(狭义上的红教仅指宁玛派,广义上包含了萨迦派和噶举派)。沙尔呼图克图为了获得林丹汗的信赖,从五台山取来元世祖时萨迦派八思巴喇嘛用令媛所铸的玛哈噶喇金佛(又称大黑天,为蒙元的护国神)。林丹汗在察汉浩特修建金顶白庙,将金佛供于此中。林丹汗试图效仿忽必烈与八思巴故事,操纵他与沙尔呼图克图之间的干系来建立本身的权威。但是适得其反,这减轻了信奉黄教的蒙古诸部的离心,减弱了林丹汗的号令力。

除此以外,林丹汗还操纵“图们*”束缚诸部(即《图们汗法典》)。任命永谢布部的却热斯塔布囊为大汗的代表,办理右翼三万户蒙古诸部,任命内喀尔喀炒花(乌济叶特)部的锡尔呼纳克洪台吉帮助大汗办理右翼蒙古诸部,1617年在巴林境内的阿巴嘎哈喇山建察汉浩特(今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作为政治中间,令诸部首级到此朝觐、进贡与议事。

林丹汗在1612年与1615年攻打明朝,试图获得与明朝的贸易权,终究在1617年如愿以偿。1618年,后金侵明,林丹汗为了获得明朝的赏银,推行“联明抗金”的交际目标,并在1619年给□□哈赤写了一封言辞傲慢的国书,导致与后金反目。不过,林丹汗与明朝缔盟并未挡住后金对辽东的吞噬,1622年明朝在广宁之战得胜,林丹汗的救兵没起感化,而后二者间的联盟冷却下来。林丹汗也开端实施攘外必先安内(“先处里,后处外”)的政策,开端火并科尔沁、内喀尔喀诸部,并且制止与后金正面比武。以是林丹汗从未亲身与后金作战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