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铁器当兴[第1页/共2页]
朱厚照盯着新铸的铁铳管,炉温将他的脸映得通红。牛二虎的义女青禾正用「绣纹验铁法」查抄铳管裂纹,绣绷上的「工」字纹样随针脚起伏,竟与铳管螺旋纹严丝合缝。「陛下请看,」她举起铳管对着天光,「铁料经「五炼渗碳法」,含碳量已达一成五,比平常熟铁硬三分。」
戌时,牛二虎在暖轿内咳出黑血,青禾为他敷上「驱铅膏」。白叟望着新铸铁铳,俄然伸手在轿壁刻下验铜痕:「铁虽利,铜亦不成废。」此语恰如尚工局双烟囱,一炉腾铁火,一炉留铜烟——铁铳成军,铜钱利民,铜铁两道,终成大明双臂。
新旧并行表现铜铁互补的技术伦理。申时,青禾在铁铳防滑纹中埋没「工」字绣纹,大要倒是刘皇后要求的「火德」纹。牛二虎见状点头:「匠人只该刻工号,不该掺皇家纹样。」青禾解释:「铁铳外刻「火德」,内藏「工」字,正如铁芯铜体——外示皇权,内藏匠术。」王巧儿抚女胎记,忽忆林夏条记「技术中立」说,接口道:「铜铁本同源,如钱铳各有效。钱可通民力,铳可卫家国,皆为社稷之锚。」牛二虎听此言,咳嗽着笑应:「咱验了一辈子铜,今见铁能成器,只望匠人莫丢了看火色、听锤音的真本领。」
正德六年十月·尚工局铁火坊
先铜后铁乃明朝兵工的实际挑选。尚工局新辟的「铁火坊」内,二十座高炉日夜运转。匠人们往炉中填入煤炭与铁矿石,牛二虎坐在暖轿中批示:「先下炉甘石,再投碎铁!」他咳嗽着喷出黑痰——铅毒未愈,却对峙改进炒钢法。炉前学徒按《天工开物·五金》「生熟炼铁」之法,将液态生铁炒炼成可锻熟铁,再经「五炼渗碳」(几次折叠锻打渗碳粉)制成精铁。为何先以铜铸炮,今又转铁?盖因铜虽易铸(熔点千余度,铁则需千五百度),却藏量有限,且延展性佳却硬度不敷,炮管易磨损。暮年铸「红夷大炮」,每门耗铜三千斤,仅能发射数百次,非国富不成为。而铁材随地可采,价仅铜三分之一,若得「五炼渗碳」之法,硬度竟可超铜,且耐磨损,宜于量产。
喜好正德变法:捡到汗青门生的书包请大师保藏:正德变法:捡到汗青门生的书包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轨制定型勾画铁火坊的将来图景。酉时,朱厚照公布《铁器兵工二十条》,首条便明言:「铜材非奉旨不得擅用,违者论斩。」又设「铁器匠作科举」,分「冶炼」「铸器」「防蚀」三科,合格者赐「铁冠」(银制匠帽),可免徭役。青禾趁热请奏:「愿以松烟墨防铅围裙为定式,供匠人穿戴。」帝准奏,却在「防蚀科」讲明:「需考《令媛方》药理」——盖因铁火坊铅毒日重,需借医理护匠,勿使技术伤民。
铜归钱法是资本重新配置的经济逻辑。巳时,王巧儿带着女儿朱瑢来到铁火坊,腰间「巧」字玉佩换成了松烟墨块。「尝尝这个,」她递给青禾一个蜡丸,「松烟墨混鱼油、密陀僧,涂在铁件大要可防铁锈。」匠人将异化物加热涂于铳管,冷却后构成深玄色防护层。此时杨廷和持《铁器不宜火器疏》突入,却见试射场上,五管并联的「连珠铁铳」正轰鸣试射。朱厚照指而告之:「杨首辅可知,铸一铜铳之铜,可铸十钱;铸一铁铳之铁,仅耗半钱之铜价?」本来明朝钱法,「嘉靖通宝」每文重一钱二分,含铜六成,若铜尽归兵工,则钱荒必起。今铁器既成,铜料自当还于户部,每岁可增铸钱百万贯,既足兵甲,又稳市易,此乃「以铁强军,以铜裕国」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