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 第225章 洋人东侵

第225章 洋人东侵[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亚丁湾的信鸽带来急报时,陈铁牛正在给新铸的明瞳炮校准角度。信笺上的朱砂字在铅玻璃反光下格外刺目:佛郎机人从埃及运来了新的石膏炮,炮膛里嵌着尼罗河谷的花岗岩碎片。“把珍珠粉掺进炮弹芯,”他对铸炮匠人比划着,“花岗岩怕碳酸钙,我们的炮弹能把他们的炮膛砸出裂纹。”

“传令下去,”他对着渐浓的夜色道,“今晚轮班的匠人多带袋椰壳炭,沙暴天的震惊大,炭层得吃得更饱。”风掠过棱堡的铅玻璃,收回纤细的蜂鸣,像无数匠人在耳边低语——那些来自南洋的橡胶、波斯的珍珠、鲁王的炭粉,现在都在沙地里悄悄冬眠,等候着下一次风暴的到临。

火光照亮了敌船船面,陈铁牛却重视到对方船头的非常——不是浅显的火油,而是混着北非火山灰的燃烧剂。“快封射口!”他抓起块蜂蜡防铅布堵住裂缝,橡胶膜的弹性将有毒烟雾挡在墙外,“把椰壳炭粉撒到墙根,火山灰过不了炭层!”

“陈统领,鲁王的炭粉车到了。”斯里兰卡弩手的三角箭在月光下泛着珍珠粉的微光,箭头缠着浸过硫磺的亚麻布,“三百车椰壳炭,充足把亚丁湾的暗礁区铺成黑沙岸。”陈铁牛抹了把汗,咸涩的汗水滴在火沙夯墙面上,很快被活性炭层接收——这类掺了橡胶乳液的夯土,连汗水都能变成抵抗震惊的帮手。

远处的沙丘后传来驼铃声,不是商队,而是奥斯曼人的探马。陈铁牛盯着震波井的风铃——鲁王炭冶所改进的铅箔共鸣腔,现在正收回规律的轻响,像母亲摇着摇篮曲。“西南角五里,三十人的小队。”他啐掉嘴角的沙粒,“奉告匠人,把浸过鲸脑油的骆驼皮埋到沙雷区,沙暴天的静电能让引信快三成。”

工器二十二年冬,红海的月光给铅玻璃幕墙镀上银边时,陈铁牛正用验铅刀敲打着新嵌的锡片。棱堡射口的铅玻璃缝里,薄如蝉翼的锡片在沙风中悄悄颤抖,将静电火花导进沙地——这是南洋商盟随橡胶舰队送来的新体例,沙暴天里再不消担忧火星子引燃城墙。

傍晚时分,陈铁牛登上望楼,看着工禾纹信标塔的荧光在沙暴中闪动。远处的奥斯曼舰队正驶向塞得港,船帆上的新月旗与工禾纹锚链旗并肩而立——这是太子用蜂蜡防铅布换来的长久联盟。他俄然明白,工器王朝的防地向来不是伶仃的城墙,而是四海匠人用聪明织就的大网,哪怕佛郎机人占了埃及的石矿,也织不出如许的经纬。

“统领,南京又送来了新玩意。”匠人捧来个铅盒,内里是浸过橡胶的亚麻火绳,“景王殿下说,这火绳能在湿沙里烧半个时候,再也不怕佛郎机人的水攻。”陈铁牛摸着火绳上的工禾纹刻痕,俄然想起三年前在南京工器监当学徒时,教员傅教他用红茶单宁煮橡胶的场景——本来那些看似无用的折腾,现在全成了拯救的宝贝。

匠人在棱堡地基下埋入三层铅板,中间夹着磨成粉的波斯湾珍珠——衡王从南京带来的新方剂,珍珠粉的碳酸钙布局能像筛子一样散射震惊。“把神锐铳的导流孔再扩半寸,”陈铁牛对炮手吼道,“佛郎机人的火绳枪在沙暴里准头差,我们的铅弹裹着炭粉,能飞更远!”

佛郎机人的火船在半夜袭来时,红海的浪花正舔舐着沙岸。陈铁牛望着敌船桅杆上的十字旗俄然起火——不是火箭,而是沙暴静电扑灭了船帆上的亚麻油。“好!”他一拍大腿,那些藏在铅玻璃射口里的三棱弩箭早已上弦,箭头的珍珠粉在火光中格外显眼,“让他们尝尝锡兰弩的短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