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技术壁垒[第2页/共2页]
「这句俳句,可译为『以咖啡余烬为薪,换青瓷圣火之秘』。」她对遣明使解释时,用心减轻「圣火」二字——这是将工器技术包装为神授之物的惯用话术,就像济南的匠人将咖啡渣视为「火神赐药」。侍女将信装入橡胶管,信鸽脚上的铜环刻着工禾纹,环内藏着极细的硫磺线,一旦离开大明节制范围,线香燃烧便会开释荧光标记。
工器十四年秋八月,从京都解缆的「和唐一号」蒸轮船正穿越东海,船身覆着五层蜂蜡防铅布,在季风中如巨鲸破浪。和子内亲王坐在船舱内,指尖抚过朱瑢来信的桑皮纸,信末附着的咖啡叶边沿已微微卷曲,叶脉间用盲文刺着:「佛郎机人求购咖啡渣燃料,许之否?」她望向舷窗外的灰蓝色海面,远处佛郎机商船的圣乔治十字帆影忽明忽暗——那些船只的锅炉正被铅毒堵塞,如同得了肺痨的病人,而大明的咖啡渣燃料,恰是他们渴求的「东方神药」。
喜好正德变法:捡到汗青门生的书包请大师保藏:正德变法:捡到汗青门生的书包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买卖完成时,九名大明匠人登上佛郎机商船,东西箱上的复合图案看似文明融会,实则是工器监的「特洛伊木马」——箱内的橡胶隔板里,藏着三十种分歧的荧光标记物,可随匠人活动在佛郎机工坊内构建「技术舆图」。朱瑢望着船队远去,想起青禾的话:「技术像种子,根系永久朝着有阳光的方向。」而大明,就是那永不燃烧的太阳。
舱内的青铜香炉飘出橡胶与艾草异化的香气,这是工器监特制的「防波香」,大要是为抵抗海上铅毒,实则埋没硫磺颗粒,能通过燃烧频次向火线船只通报密信。和子内亲王解开绣着能乐面具的和服外褂,暴露内衬的「知时布」——青禾用橡胶丝与蚕丝混纺的织物,不但能感到体温,更埋没工器监的「触感密纹」:每道纹路间距严格遵守《乐律全书》的律管长度,可将身材行动转化为声波信号。她俄然想起朱载錤在富士山的话:「西人要咖啡渣,便给他们,但得让水流进我们的渠道。」所谓「渠道」,是工器监用技术编织的笼网——咖啡渣燃料的配方早已剔除关头工序,就像给孩子的玩具刀,刀刃是橡胶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