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 第175章 技术落地

第175章 技术落地[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铜漏滴答,雪落无声。在这个残雪未消的春夜,乾清宫的明黄帷帐里,帝王与太妃正用信奉与技术编织一张大网,试图将千万匠人的运气、南洋的橡胶林、南美的紫矿脉,乃至天下的每一寸地盘,都归入工禾纹的经纬当中。而在这张网的裂缝里,咖啡渣在矿坑发酵,橡胶地膜在田间延展,声纹验矿仪的青铜铃铛随山风轻响,诉说着一个关于进步与压迫、神权与科学的庞大寓言。

窗外俄然传来喧闹,朱载钧探头望去,却见一名灰衣匠人摆脱锦衣卫,冲向乾清门的「匠人直诉鼓」。那匠人怀中掉出半块橡胶地膜,地膜边相沿红线绣着工禾纹,明显是工器监发给农户的试用品。「陛下!」匠人叩首时,额头撞在鎏金鼓面上,收回沉闷的响声,「橡胶膜下不长草,俺们的地...」

「传旨,」朱载钧回身走向龙椅,玉扳指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红光,「给山东匠人每户发三斤咖啡渣,就说...是火德星君赐的驱铅神土。」他坐下时,龙椅扶手的工禾纹硌得掌心发疼,俄然想起太上皇曾说:「工器之道,如握波折,痛在掌心,利在千秋。」

是夜,乾清宫的烛火直至子时未灭。朱载钧在《工器均田令》附件上讲明「山地改胶园,需留三成原生林木」,又在「匠人血铅超标者,许以工器币赎身」一条旁画了红圈。窗外,工器监的蒸汽钟敲了十二响,惊起檐角寒鸦,鸦群掠过铅玻璃上的工禾纹窗棂,翅膀剪影与案头的声纹验矿仪图纸叠在一起,好像一幅工器与血肉交叉的奇特画卷。

雪又下了起来,覆盖了东华门外的血痕。巧太妃命人撤下冰片香,改焚南洋进贡的橡胶香——这类由橡胶树汁与硫磺合炼的香饼,燃烧时会收回精密的爆裂声,好似匠人直诉时的鼓点。朱载钧嗅着辛辣的香气,俄然想起青禾的触感工坊有面「工器怨」大鼓,鼓面蒙着橡胶皮,任何匠人敲击都会收回不异的调子,如同工器监试图塑造的、整齐齐截的将来。

喜好正德变法:捡到汗青门生的书包请大师保藏:正德变法:捡到汗青门生的书包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陛下可还记得,」巧太妃指尖拂过计算尺裂缝,「青禾第一次造出会报时的铜人,太上皇说『工器之道,当如铜人报时,分毫不差却又润物无声』。」她望向窗外,东华门外的雪地上,锦衣卫正押送两名戴枷的匠人颠末,匠人的棉袄补丁上模糊可见工禾纹刺绣——那是客岁朝廷赐给榜样匠户的殊荣。

「青禾在济南设了『触感工坊』,」巧太妃从袖中取出一片透明胶膜,膜上用松烟墨绘着山东地形图,「她让匠人赤脚踩在胶膜上,通过足印深浅测算泥土铅含量,农户觉得是『测量龙脉』,倒少了很多冲突。」朱载钧接过胶膜对着烛光,只见胶膜上的泰山表面处泛着淡淡蓝光——那是掺了硫磺粉的标记,表示此处铅矿富集。

巧太妃微微点头,她晓得天子为何固执于橡胶地膜与占天田的争议。所谓「占天田」,本是山东农户对山地梯田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