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都市娱乐 >镇国公主GL > 第395章 丹事

第395章 丹事[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崔明德走前特地找我谈过一次, 令我一心还是只作壁上观,不要掺杂到李武两家的争斗中, 以她的意义, 迟则一年, 早则数月,这争斗便该有成果, 彼时方是我一展雄图之日。她说得很对,我本不该过早地表白态度,卷入这场纷争的。便是阿欢,也不该在这时出头,而应持续冬眠,比及成果清楚的那一刻,乃至是母亲驾崩以后的某一时候――倘若我与阿欢只求安然厮守, 这的确是最好、也最沉着的挑选。

崔秀入相以后,很多事办起来便更顺手了,柳厚德以筹办军饷的功绩授光禄大夫,许专奉天局事。冯永昌的慈悲堂办得马草率虎,情势绝重于内容,但是我所最加意关照的两件事――传授女童背诵卫生、算术、识字歌诀,以及教孀妇和无家可归的女人纺织、针线、莳植等一技之长――却办得很好,慈悲堂迄今已培养出数百良家女工,又转而将这些女工安排到奉天局做事,我因着这点,将他平时那些小贪小墨、欺上瞒下的藐小事忍去不提,只偶尔敲打他几句,命他勤谨办事。

撤除朝臣,后宫中女人社终究也像模像样起来,崔明德不在,常日宴饮集会,多委宛儿及贺娄氏主持,高延福要凑热烈,将他的义女高观音也托出去,阿青亦说了一个同亲入社,年中渐次又引进了几人,凑足了四十人之数,厥后便甚是谨慎,未敢再采取更多的人。

我虽在李武之争中得渔利甚多,但是本年中晋升最快的却不是我门下的任何一人,而是郑休远之三子郑宏业,此子在父亲归天时便已居五品,守制后复选为闲散五品,年初母亲交代我关照于他,我设法为他谋了冬官郎中,六月封禅时母亲召他近前对话,因对答称旨,不日即授麟台少监,本月圣体病愈,又转秋官侍郎,其少弟宏竟,自咸阳县尉迁通事舍人,寻改凤阁舍人――郑氏兄弟六人,一人三品,一人四品,二人五品,还都是清要之官,家门显赫,大家歆羡。

母亲的病是自四月中便起来的,送独孤绍分开以后,她便垂垂已有些不适:起先是说面上起了小痘,不肯见人,经名医张文仲调度后稍有好转,继而是疲累、懒怠转动,我们都劝她停封禅事,她却又不肯,六月中强撑着上了嵩山,以武承嗣为亚献,武三思为终献,封了嵩岳,拜祭六合,回程时行次畴前所修之升仙太子庙,入庙拜见,俄然昏迷,虽是即便复苏,也将我们吓得够呛。谨慎翼翼地将圣驾护送回都,李旦与我日夜轮换侍疾,婉儿、贺娄、阿青、高延福等都殷勤奉养,诸武亦是日日入宫,随时问候,唯恐母亲真出了甚么事,武承嗣特别闷头闷脑,从早至晚地与武三思几个在一旁嘀嘀咕咕,不知商讨些甚么事――到了这时候,我才真正认识到一旦母亲不在,对阿欢来讲意味着甚么,而诸武对此的熟谙,想必比我更深切。为了阿欢,崔明德所说再有事理,我也只能临时抛在一旁――我很思疑她本身也知这一点,以是离都数月,手札中从未曾提起这件事――借着母亲抱病的这一时候,更殷勤地参与到朝局中去。

我立在窗前,悄悄地佛奴自前庭出去,经仙仙亲身引进,躬身施礼,在我身前轻声道:“娘子命小人上覆公主:涵养三日,已无大碍,大郎亦养回十之七八,陛下准大郎暂回宫中居住,命安宁公主及司属寺等择选好女,以备婚姻;大云寺僧释真为陛下设佛事经讲,言及杀肇事,称公主分歧于陛下病中搏斗猫狗,恐伤至圣阴功,上官承旨时与娘子同在帝侧,陛下问以此事,上官承旨说:‘文王养民,武王发兵,平生一杀,具是圣王之道,公主与魏王,一解除奸邪、改正帝侧,一访求丹士、修福正道,同是忠孝,不分高低。’陛下因罢而不问,又下旨意,宫中统统僧、尼、羽士,只许诵经,不准言长生,禁统统炼丹事。手书魏王,令他持己修身,毋与僧道来往过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