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百家争鸣,科技发展[第1页/共5页]
孔子还夸大礼,夸大贵贱有序,尊卑有位,恪守本分。他以为春秋战国时上面人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属于礼崩乐坏,对此很不满。他以为让天下充满爱的最好体例,就是每小我都遵循本身的本分,内心别存非分之想,是哪个阶层的人就要对本身的糊口满足。诸侯老诚恳实做诸侯,大夫老诚恳实做大夫,别大夫想做诸侯,诸侯想做天子,那就乱套了。为了国度稳定社会调和,势需求克己复礼。
第二,十九年七闰,这又是一个天下之最。天下各国的历法分为三种,农历、阳历和阴阳历,中国传统农历属于阴阳历,不是农历。阿拉伯历法是农历,即回历。回历以公元622年穆罕默德率麦加穆斯林迁徙麦地那为元年,这么算来回历的本年应当是13××年才对,但他都到15××年了……,过得这么快是因为回历一年354天,它以玉轮绕地球一圈为一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叫做农历。阳历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圈为一年,然后一年12个月,每个月实际上应当是31天或30天,但是没谱。比如七月大,八月应当小,成果奥古斯都天子(屋大维)过生日,加一天,八月就大了。那这一天从仲春拿吧,因为阿谁月杀人,快点畴昔,以是仲春就少了一天,很随便的。中国当代为了指导农业出产,就尽量都照顾到,遵循玉轮绕一圈是一个月,地球绕一圈是一年,如许的话,我们一年也是354天,但我们又要照顾到地球公转的周期,19年里增加七个闰年,闰年有13个月,所谓的闰仲春,就是这一闰年里有两个仲春;闰七月,就有两个七月。因为我们现在都用公历,你不会在乎这个,要用农历的话,就常常会提到闰月。咱中国历法属于阴阳历,不是纯粹的农历,这个原则的建立是很早的。别的,就是呈现天下上最早的天文著作《甘石星经》,甘德、石申这两小我写的,五大行星都有记录。如果从当时候对峙研讨,说不定明天已经能够入住火星了。
有为才气无不为
处在品德境地的孔子,跟老子的观点就呈现了分歧。孔贤人倡导有为,以是孔子这平生很辛苦。
百家争鸣
另有几件事需求说一下。第一,《春秋》记录,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彗星)入于北斗”。这是天下上初次关于哈雷彗星的切当记录,比西方早670多年,这是一个天下之最。但咱最早记录了哈雷彗星,它为啥还叫哈雷彗星,不叫鲁国彗星?明显是记录以后,没有研讨。
春秋战国,是中国汗青上第一个文明岑岭期,正在经历社会大窜改的各诸侯国、各阶层,都对社会窜改提出本身的观点和主张,一时候构成了百家争鸣的文明征象。
他的学说有两个特性:第一,朴实辩证法;第二,有为。政治上主张有为,有为好不好?老子为甚么主张有为?有为甚么样?谁有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秋五霸这些人有为,战国七雄、商鞅变法这帮人有为,有为的成果是生灵涂炭,烽火比年。老子看到这类环境,提出我们应当有为。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来往。如许的状况最好,人与人之间没有了战役。老子但愿退回到原始社会,他熟谙不到将来有共产主义社会,他只能熟谙到我们如何才气制止这类悲剧战役,以是就倡导有为,同时他以为人必然要适应天然,天然就是天道。老子的《品德经》,上来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我说不清到底是甚么东西,我只能强名之曰道,按我们的事理讲,道就是天然。道生一,平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夸大的就是天人合一。他以为国度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而道最大。道才有天,天赋有王,王是万人之主,还远不如道,那么浅显百姓就更加要适应天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