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进献贡瓷[第1页/共2页]
杨贵妃已有三十来岁,可保养得非常好,看起来才二十出头的模样。皮肤白净如雪,黛眉如柳,眉心点着鲜红的三叶菱钿,琼鼻薄唇,唇角微微上扬,天生的浅笑亲和脸庞,最逼真的是她那双眼睛,清澈天真,不染凡尘,那楚楚不幸欲语还休的绝世风味,能令天下统统男人醉倒在她的眼眸里。
杨贵妃现在托腮坐在凉亭内,身后的宫女打着九翅扇屏的仪仗,另有人捧着香炉,金瓜,玉快意等金饰,都是贵妃仪仗的一部分。
中间的寺人凑上前,躬腰谨慎地禀奏,剑南道节度使鲜于仲通求见。
不管从任何角度看,她都无愧“倾国倾城之姿”的夸奖。难怪当明天子励精图治半辈子,毕竟还是为了她而弃了半生英名。
两位贩子,要送一批瓷器给当朝贵妃,难度很大。
进了蜀州城后,郝东来和石大兴托了很多干系,砸了很多钱,终究连蜀州刺史都没见到。
杨贵妃愈发欣喜,这句马屁……好直接!但人家好喜好!
十几个釉彩不一,花案不一,外型不异的小巧梅瓶悄悄地躺在盒子里,收回夺目标光彩,梅瓶上如同玻璃质地般的光彩深深地动撼了她。
临时行宫很豪奢,在贵妃娘娘回籍之前,刺史裴迪催促富商特地重新装潢了一遍,行宫内水池水榭凉亭皆俱,贵妃住的寝宫更是都丽堂皇。
接着杨贵妃眼眸一凝,纤手悄悄地捧地一只梅瓶,鲜明发明上面的一句诗。
偶然候也是真恨这位天子,因为当初把她从寿王身边强行夺走,她不得不背负了天下人的骂声,也因为他的内心实在是无情的。
贵妃銮驾至蜀州,蜀州四周几近统统的处所官员都来了,不但如此,连剑南道节度使鲜于仲通也随驾在蜀州城。
杨贵妃含笑道:“怎会粗鄙,节度使真会自谦,本宫倒是确切有些爱好这批瓷器,多年未曾回籍,没想到故里竟有了不逊于天下名瓷的贡品瓷器,倒是让本宫非常故里高傲。……你说的蜀州青瓷梅瓶在那边,给本宫看看。”
…………
两位掌柜欣喜若狂,怀着冲动的表情见到传说中的剑南道节度使后,如履薄冰地站在鲜于仲通面前,笑起来特别生硬。
鲜于仲通微微一笑,请中间的寺人将府外的瓷器献上来。
杨贵妃抬眸道:“蜀州青瓷?但是当初送进宫的瓷器?它名叫‘蜀州青瓷’么?”
特别是,贵妃娘娘回籍探亲的诱因便是蜀州青窑,而蜀州青窑就是鲜于仲通发明,并且亲身定名的,现在贵妃回籍,对鲜于仲通来讲是个绝好的刷脸兼邀功的机遇。
鲜于仲通倒是很和蔼,问起了青窑的一些事,又将那批孤品梅瓶取出来抚玩一番,特别对上面的诗句更是赞叹不已,连连赞叹顾青之才。
杨贵妃内心收回少女的尖叫。
啊!
此次恩允她回籍探亲扫墓,她的内心还是很感激的,无法心结仍然难明,她乃至想永久在蜀州待下去,也免除回长安后不知如何面对李隆基的难堪。
大早上,杨贵妃便坐在凉亭内,宫报酬她筹办了一张铺了熊皮的木椅。
贩子的职位太低下了,特别是官员,更不肯跟贩子有任何交集,何况还是堂堂的刺史。
没多久,一个制作精彩的暗红檀木盒呈现在杨贵妃面前,翻开盒子,杨贵妃眼泛异彩,情不自禁收回赞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