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后妃定计桃僵李代 首辅论政水复山重[第2页/共8页]
“高拱接旨——”
高拱抬眼看到牙牌寺人满脸嘲笑中,藏了那种“骑着驴子不怕老虎”的神情,满腔肝火再也按捺不住,便狠狠地把桌子一拍,厉声喝道:
“为甚么成了空文?你们两人,眼下是天下言官之首,就这个题目,思虑过没有?”
牙牌寺人抖开一卷小巧的黄绫横轴,一字一板地念叨:
李贵妃接过抖开一看,原是一方长约五尺、宽约两尺的刺绣观音大士像。她命两名宫女把那方刺绣举起来看,这是一方宫内织染局制作的海天霞色锦,锦上用鹅子黄的丝线绣了一尊手执净瓶的观音。这幅观音像与真人般大小,端庄秀美,栩栩活泼。李贵妃一看就非常爱好,问道:“这是从那里请来的?”
“这倒也是。”说到这里,陈皇后俄然记起了甚么,又问道,“冯保抓住的那四个小娈童,现在如何措置?”
“啊?”陈皇后这才恍然明白,赶紧说道,“新皇上即位,后宫女官按例是有封赏的。”
韩揖想了想,答道:“前人云,三代之亡,不法亡也,而亡在没有法律之人。”
“但是太祖天子的这一条律令,也没有废除啊!”
“亏你还是谙熟典故之人,这个项目还不晓得,”高拱笑道,“大凡新天子即位,都得订制一批头面金饰,分赠后宫嫔妃。现在皇上是个孩子,但这个礼节也不成减去,就让皇上的生母来主持。”
“唔,”高拱点点头,向雒遵投过一瞥赞成的目光,但仍然不肯对这件事表示详细态度,又转问韩揖,“依你之见呢?”
“这些鬼精,就晓得有这些端方,以是等不及了,你说是不是,容儿?”
“就是这个话。”
容儿玩皮地眨眨眼睛,笑着作答:“回娘娘,这尊观音,是奴婢们从内心头请出来的。”
“你说得不假,但是自太祖天子以后,你传闻另有哪个寺人因为干政被剥了皮的?”
“啊?”
雒遵心知此举是为了奉迎李贵妃,但他不便点破,只是游移地说:“昨日,我还去户部拜访了张大人,他对我诉了半天的苦,言先帝宾天与新皇上即位这一应礼节,共花去了六十多万两银子,现在,国库已经空虚,若再不开源节流,官员们的俸银都没法付出了。”
“这个天然,我看事不宜迟,这事儿就交给冯保,让他尽快办理。”
“户部的难处我晓得,”高拱神采阴沉,蹙着眉头说,“但这也是一笔必须破钞的银钱。你去奉告张大人,大师务必和衷共济度过这个难关,今后出了甚么事,有我高拱扛着,谁也难为不了他张大人。”
“钧儿才十岁,现在要当天子。天底下该有多少事情,他如何对付得了。”
“冯保倒是忠心耿耿的。”
“都闻声了。”两人小声答复。
“为何?”
看到首辅在低头深思,韩揖和雒遵两人不敢再出声,也不敢提出告别,只得在一旁陪坐,景象有些难堪。斯时正值半下午的风景,窗外一片火辣辣的阳光,让人看一眼就头上冒汗。院子中那棵老槐树上俄然响起刺耳的蝉鸣,透过纱窗传进值房,把深思中的高拱惊醒,他揉了揉两只发胀的眼睛,看到面前这两位对劲弟子一副严峻的模样,顿时抑住重重苦衷,勉强一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