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给事中密访杀降事 大宅揆情动老天官[第5页/共7页]
“胡涂胡涂,这叫当局者迷,”王国光长叹一声,干脆捅穿了说,“叔大,想你上任之初,接下一个百孔千疮的烂摊子,再加上满朝都是高拱的翅膀,你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人出来掣肘。从胡椒苏木折俸到京察,到厥后的驿递鼎新籽粒田征税等等,统统这些行动,固然主张是你拿的,但将它们付诸实施的是谁呢?不都是在辽东大捷中得了一点儿好处的这些官员吗?”
“你与高拱同事多年,他太体味你了。他晓得你要廓清政治整饬吏治。你的眼里容不得沙子,碰到有悖于朝廷的事,你必然会清查到底。”
“你先别说,你说了这么多,不谷已明白了你的心机,你现在听听我的设法。”张居正一收脸上难堪的笑容,盯着王国光,两道眉棱耸得高高的,侃侃言道,“你点的这些人,的确都连着万历新政,都是整饬吏治开创新局的功臣,他们与我张居正,是骨头连皮的干系,于皇上,都是股肱之臣,这一点假不了,也没有人否定。”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不是这时候写下的?”
王国光是细心人,听出话中有话,便道:“张四维是阁臣,用不着来凑趣我,他送这把紫沙壶来,纯粹出于乡谊。”
“因小失大,可见宦海残暴。”
“你踢不着我!”
“你筹算如何办?”
张居正迎着王国光惊奇的目光,又报告了事情的原委:却说那次在高家庄与高拱说话以后,张居正感到事情严峻,决定当即派人前去辽东奥妙调查。但究竟派谁去担此重担呢,颠末几次考虑,他想到了兵科给事中光懋。此人在隆庆朝就是言官,因为利用弹劾纠察之权不避权贵,曾深得高拱赏识。张居正出掌内阁以后,曾将六科言官撤换了一多量,只留下了几小我,光懋便是此中之一。此人矗立独行,从不参与宦海的党派纷争,但碰到犯警之事,却能恪失职守慷慨谏言。这便是张居正将他留任的来由。张居正在新郑县城连夜给光懋写了一封密信,要他马上前去辽东。光懋接信后,便以调查辽东屯田的名义出了山海关,在辽东待了一个多月,从李成梁、张学颜如许的藩臬镇守到偏裨校佐,乃至行商土著口外流民,他都旁敲侧击拨草寻蛇做了详确调查。兹后得出的结论与高拱的思疑完整分歧:团山堡一役,底子不是虏寇来犯。其本相是:鞑靼一支小的部落,因与大首级俺答的儿子黄台吉产生抵触,这支小部落的首级惊骇嗜血成性的黄台吉前来剿除,便带着全数落老长幼少一千余人冒雪冲寒前来团山堡乞降,以寻求明军的庇护。守堡的将领是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他见那么多人赶骡子骑马的冲关而来,误觉得是虏酋率众来犯,便趁敌骑未稳,大开关门掩杀畴昔。前来乞降的人群猝不及防,纷繁四下里逃窜。两边刚一接阵,李如松就感到不对劲,但部下兵士建功心切,一个个如猛虎扑羊见人便杀,制止已是来不及了,不到半个时候,不幸八百余名男女长幼就如许死于非命。事情既到这个境地,与其因滥杀无辜遭到惩办,倒不如将错就错向朝廷报功。因为李如松的胆小妄为,北都城里便有了阿谁令龙颜大悦百官欢忻的辽东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