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救友显和尚菩萨道 危难见学台烈士心[第4页/共7页]
陈瑞笑容一敛,神采立即就很尴尬,他说道:“咱是问你,路上人是不是比平常多。”
“你的意义是?”
“甚么法不责众,”金学曾皱着眉头斥道,“常言道,走脱了大猫,就该老鼠成精了,你现在从速把大猫请返来。”
“大不了一个死,即使被他们撕成碎片,我金学曾也决不会屈辱朝廷。”
“但是……”监正欲言又止。
“老衲人想为何心隐讨情?”
“只要一开讲,只怕狗也会笑出尿来,那会多不雅相。”
金学曾见陈瑞完整一副泰山压顶的感受,内心甚为鄙夷,便讥道:
金学曾笑着问:“承教老衲人,这事该如何措置?”
“陈大人,身为朝廷命官,遇事岂能闪躲。这些暴徒既然包抄学政衙门,身为学政堂官,我岂能顾及一己之安危而溜之大吉呢。”
金学曾刚听完监正的具禀,还来不及唆使,衙门堂役又来陈述说宝通禅寺的无可禅师前来拜见,人已在大门口候着了,问他见还是不见。金学曾内心头嘀咕了一句:“眼下都是烈火蹿上梁的时候了,这老衲人跑来凑甚么热烈。”嘴上却说:“哦,无可禅师来了,快请,快请!”堂役领命而去,趁这空儿,金学曾对监正安插说:
“官府从不会平白无端地抓人,既然抓了何心隐,就必然是何心隐冒犯刑条。”
见金学曾似有诚意,无可想了想说道:“何心隐在湖北讲学,的确风声太大。学台大人抓起何心隐来,原也是要保一省学问的安然。实在,保安然也不必然要抓人。你把何心隐请来吃一顿酒,然后礼送出境,如许两得其便,岂不更好?”
“已经三天了,”陈瑞扳着指头算,“再过一两天,首辅才收成得,他如果及时回件,最快还得要七天,我们才看获得。这七天,就是出了天大的事,我们也得撑畴昔。”
“快去巡城兵马司衙门,传我的话,让他们敏捷拨两百名流兵赶往学政衙门,庇护金大人。”
“你来的路上,人多未几?”
金学曾条分缕析,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分解明白,无可禅师听了半晌默不出声。他本怀揣但愿而来,现在却碰了个硬钉子,表情的焦灼与懊丧可想而知。以金学曾敢作敢为的本性,他晓得再说下去——哪怕再说它十箩筐好话也没有一点儿用处,只得长叹一声,念一声“阿弥陀佛”,遂起家告别。金学曾把他送到门口,非常抱歉地说:
“说啥人?”金学曾问。
“老衲人这话算是问到了点子上。”金学曾将正在摇着的折扇收起来朝手心一捣,慷慨言道,“首辅柄一国之政,管的是官。周天子创一国之制,是陛下管三公,三公管百官,百官管万民。当今皇上,只需管好两小我,一个是司礼监掌印寺人冯保,另一个就是首辅张先生。冯保须得替皇上管好内廷二十四监局,而首辅要管的倒是天下文武百官。边疆不宁匪患猖獗,首辅不成能本身提兵兵戈,他只需对总兵都督安插计谋发号施令;江淮众多河堤溃口,首辅不成能亲往堵塞,他只能拿治河总督是问;某省蒙受天灾天灾,首辅亦不能亲身前去施助,他只能指令该省官员安抚百姓敉宁处所;若官员玩忽职守,首辅则通过风宪官纠察之。总之是有多少方面的国事,就有多少方面的官员。若每个官员都能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则一国之政事就风调雨顺,反之必然国事蜩螗。首辅的职责是选贤任能,制定大政目标。我们这些执事的官员,则是竭心极力将大政目标付诸实施。详细到我这个学官,要管的事情就是黉舍与乡试,为朝廷管好一省之学政。下官年初上任,颠末几个月的明察暗访,已切当得出结论,何心隐是本省学政方面的害群之马。首辅让荆州知府吴熙放掉何心隐,是因为吴熙抓捕何心隐的来由不当。吴熙以为何心隐在太晖山冲犯了首辅,故命令将他拘系,吴熙如此做,岂不是陷首辅于不仁不义当中?首辅对这类滥用权力的行动,一贯切齿悔恨,以是把吴熙怒斥一番要他放人。我此次抓捕何心隐,倒是因为他鼓吹异端扰乱学政。一样是抓,来由却完整不一样。我是合法利用公事,实施学官职责。不知下官这一番话,老衲人可否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