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为济困贱卖龙泉剑 言告状却送戒石铭[第6页/共9页]
在衙门里做了告急安排以后,金学曾才急仓促赶往大学士府,他想劈面赔罪,谁知老太爷拒而不见。吃了闭门羹,他怏怏出得门来,见赵谦的官轿一向停在外头,心中顿起迷惑:“老太爷伤势严峻不见客,为何赵谦却在里头猫了大半个时候?”把前后事儿联起来一想,他不由打了一个寒噤,预感到赵谦要操纵这件事大做文章了。
两人才说要跪,金学曾一把拦住说:“不必跪了,要跪,也轮不到你们。”说着亲身上前,扶两人到椅子上坐下。这一行动,倒让李狗儿与陈大毛摸不着脑筋。陈大毛把臀尖掂了又掂,仿佛椅子上有块针毡落座不下,就这么似蹲似坐的模样,拿一双小眼睛觑着金学曾,猜疑地问:
金学曾说着就念起来:
陈大毛说:“大人看过便知。”说着从地上爬起来,走出大堂。这本是坏端方的事,若在平常,赵谦早拍了惊堂木,但本日他却耐着性子,想看看这两个歪辣骨究竟要干甚么。不一会儿,便见陈大毛领着四小我吭哧吭哧抬了一方大石碑出去,这石碑约莫五尺高,厚约六寸,汉白玉质地。四小我抬进大堂后,卸了绳索,两小我将其扶着立起,因隔得太远,赵谦看不清碑上字样,遂忘了开堂的严肃,竟自踱下阶,走到石碑前旁观,只见碑的正面大书三个楷字:
“就为你写的状子,分歧我们小老百姓的口味。”一向闷葫芦似的李狗儿,这时开口说话了。他从怀中摸出那两张状纸扬了扬,然后把它撕得粉碎,说道,“畴昔税关的大堂官,就是赵大人,我们如何告得!”
赵谦笑了笑,这时,只听得衙门前的登闻鼓震天价敲响,沸沸扬扬的人声也轰轰然传来,早有一个衙役滚瓜般跑来禀道:
“你们俩这是如何了,你们何罪之有?快起来!”金学曾说着便要段升扶他们起来。
陈大毛与李狗儿面面相觑,一时都惊呆了,只听得金学曾持续言道:
李狗儿没有作答,而是望着陈大毛,陈大毛看了看两边厢里拿着水火棍的差人,稍作踌躇,便鼓着勇气答道:
李狗儿愣了愣,游移说道:“如果村里人晓得了,我如何答复?”
接着,段升便讲了这十六两银子的来源:今天下午,金学曾得知李狗儿与陈大毛两家的实在环境后,便想着要赐与帮忙,让他们能够偿还积欠,但他是一个不敛财的人,手头上并无积储,一时候连十两银子也筹措不出。正忧愁时,他偶然间发明了那把挂在值房墙上的龙泉古剑,这把剑产自南宋高宗绍兴年间,是金学曾家中家传信物,他当即把那把剑摘下来交给段升,让他拿到典铺里典当出去。如许一把制作精彩质量上乘的龙泉古剑,少说也值百十两银子。但开典铺的员外乘人之危,死活只肯出十六两银子。段升见价码儿太低不敢做主,又转返来叨教。金学曾一咬牙说:“十六两就十六两,典了它。”就如许,段升心伤酸地捧回这十六两银子。
“啊,”赵谦转头问正在东张西望的李狗儿,“你叫甚么?”
“谁是陈大毛?”
手提铁链。